记忆里那抹晚霞

©作者 李红

太阳还未完全落下。

一抹晚霞,一把躺椅,一张小凳,一幅最美的画。

母亲和父亲对坐着,一边絮絮叨叨,一边各自忙活着自个的活儿。三十七年来,似乎一直定格这个画面。

晚霞给母亲脸上的皱纹染了色,一道一道,好似皴开的水彩。也把父亲的银发染了色,一层一层,类似旧纸上的白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刚输了血,眼睛还亮,得抓紧时间给你做几双鞋,再过几天,血少了,眼睛就看不清了,就做不成了,就要等下次输了血……做得越来越不好了,也慢了。”母亲停下手,拍了拍腿上的线头,将手上的鞋仔细地翻看着,生怕哪里没做好。“敏的脚最怕冷,每年的冬天,脚上就冻出疙瘩来,痒得受不了。我给她做了两双棉鞋。”父亲埋着头,似乎未听见她的话,搓着手里的麻绳,但他鼻尖上已留下了那一点点的酸。“三个娃,哪个我都放心不下,还有……”母亲自言自语,涩涩的泪水已顺着面颊曲曲弯弯,悄悄地流淌。“婷妹不在了,不知她家娃现在怎样?唉!可怜的,娃们都太小了。” 埋头搓绳子的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嘴唇微启却没有说话,只是深情地看了看母亲,此刻,泪水已模糊了他的双眼,他努力的克制着。“一家人能在一起多好呀!”母亲刚说完,此刻的父亲,整个心已碎了,已碎了……他埋着头,继续搓着麻绳,还是一下一下,一丝不苟的样子。

天边褪去了酡红,夜像半透明的墨纸,一点一点铺开来,与那晚霞混沌在一起,像一幅淡彩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绳越搓越紧,结实。”父亲强忍着泪,低声说着,借机赞扬它的玄妙之处。母亲平静地接着话茬:“是呀,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这一根麻绳凝聚着团结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家庭,就要像麻绳一样,齐心协力,永不分开。你带领娃娃们就要像这条麻绳一样。” 母亲曾经是多年的村干部,性格开朗,倜傥不群,这段话瞬间放大。可敬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娅楠 摄

夕阳落下去了,晚霞映红了半边天。母亲看不清鞋的做工,但依旧翻看着。等到太阳真的落下山去的时候,她终于收起手中的活儿,一步一步拄着木圈椅回屋。父亲也站起身来,像个孩子,亦步亦趋地尾随着,直到消失在夜晚的雾霭中。

月亮出来了,夜很静……

作者简介:李红,女,陕西澄城人。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澄城县作家协会会员。小学高级教师,钟情于散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