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年代,任职某个军的首任军长的开国将军,在1955年,基本上都是获得了上将,中将或者是少将军衔。

获得上将军衔的军长比较少,据统计总共有八位。他们分别是来自第一野战军的贺炳炎与彭绍辉,还有第四野战军的李天佑,韩先楚,洪学智,刘震,黄永胜,以及华北野战军的王新亭。

获得中将军衔的军长就比较多了,只要是在1955年参与了授衔,基本上都是获得中将军衔。

当然了,只有少数的军长是少将军衔。

解放战争时期任职军长的将领,在建国后,混得最好的应该是第15军军长秦基伟,他是来自第二野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在名将辈出的第二野战军,秦基伟将军并不是很起眼,但他很幸运。在新中国成立后,率领第15军入朝参战。至此,他的军旅生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朝鲜战场上,秦基伟将军领导的第15军,在这场外战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为援朝战役的结束立下了赫赫战功。

讲到这,想必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猜出来了。一场上甘岭战役,让志愿军第15军脱颖而出,也让秦基伟将军成为援朝名将。

发生在1952年10月14日的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发生的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也是消耗弹药数量最多的一次战斗,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可见战斗的惨烈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上甘岭战役的胜败,决定援朝战役,能否提前结束,敌人是否愿意在谈判书上签字。

所以,参加此战的人民志愿军以及将领们,在这场战役中不惧牺牲,与敌人展开了长达43天的争夺战。根据参战的老兵回忆,双方的炮弹,将上甘岭地区的土,都炸出了一股焦味,就像是被火燃烧了一样。

43天的血战,志愿军第15军在军长秦基伟,以及志愿军第12军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退了敌人,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这一战,英勇的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也打出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信心。

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秦基伟将军回国,投入国防建设事业,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任职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的政委,以及司令员等职。

想必熟知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开国上将当中,任大军区司令员时间最久的是许世友,韩先楚,杨得志,陈锡联。而在开国中将当中,任大军区司令员最久的就是秦基伟,如果再加上他担任北京军区政委的时间,超过了25年,赶上了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秦基伟还是国防建设的骨干力量,主持华北大阅兵,是邓政委最器重的一位将军。在1988年,秦基伟任职国防部长,并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又担任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等职。

从秦基伟在建国后的经历,以及任职情况来看,他绝对算是混得最好的一位军长。

然而,混得最差的一位军长也是来自第二野战军。

前面小编讲到过,在解放战争时期,能够成为某个军的首任军长。在建国后,军衔最低的都是少将,除非你没有参加授衔仪式。而来自第二野战军第16军军长的尹先炳,在1955年是被授予大校军衔,成为唯一一例,获得大校头衔的王牌军军长。

要知道,第16军是第二野战军的五大主力之一,也是杨勇兵团的尖刀部队。在渡江战役,解放江浙,以及西南地区的战斗中,尹先炳领导的第16军,在这过程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之所以错失将官军衔,并不是因为功劳不够,而是在抗美援朝时期,身为我方高级将领的尹先炳,没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犯了生活上的错误。

此事一出,尹先炳的职位被撤销,还被开除了党籍,能够获得大校军衔,已经是很照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