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3日,曾经的主席夫人,公认的大家闺秀——85岁的王光美永远闭上了双眼。

噩耗传来,无数人因此而悲痛。刘少奇王光美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商议如何操办母亲的后事。

王光美是那样令人尊敬和欣赏的伟大女性,所以孩子们在罗列参加追悼会的名单时,遇到一件难事,人太多了,即使一再删减,还是有很多人。

几日后的追悼会上,来了成千上百的人,这其中包括人民领袖、王光美的旧友、各界人士,以及一些特殊的面孔。领袖毛主席的女儿走到刘源的身边,关心他,安慰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

刘少奇王光美夫妇,是毛主席有着几十年的革命情谊,1948年刘少奇王光美结婚时,毛主席亲自参加婚礼,为他们送上祝福。

犹记得,当时王光美的同事们特意为他准备了蛋糕,王光美专门为办公室里的谈工作的毛主席、刘少奇留了蛋糕,毛主席临离开前,又向王光美要了一块,说是要带回去给李讷吃的。

那时,毛主席、刘少奇、王光美正值青春年华,李讷还是个小娃娃。

可时光飞逝,转眼间几十年已过,李讷、刘源这些孩子们都长大了,刘少奇、毛主席相继逝世,王光美也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

老友已逝,年迈的王光美始终惦记着这些孩子们,她说:“你们一切都好,我才能放下心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与刘少奇

2004年,83岁的王光美甚至主动跟儿子刘源提出,要组织一场聚会,邀请毛主席的孩子们来吃饭,她说:“我年纪大了,实在跑不动了,又老惦记着他们,咱们就聚会一次吧。”

时间定在北京京都信苑大厦26层,李敏与女儿孔东梅先到,李讷王景清夫妇随后抵达,他们见到等候已久的刘源,都十分亲切,他们都是在中南海长大的孩子,儿时的情谊那么深刻,如今再次相见,依旧很亲昵。

最后抵达的是李讷的儿子王效芝,他一到就向诸位长辈们道歉,说着:“我该打,该打。”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等大家都陆续到来,刘亭亭搀扶着年迈的王光美走了出来,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赶紧走到王光美左右,紧紧握住老人的手,整个画面十分温馨。

在众人的照料下,王光美老人入了席,她关心李敏李讷姐妹俩:“你们年龄也不小了,所以要多注意才是。”

说完这句,王光美向李敏李讷姐妹俩举杯:“你们多保重”,又转向孔东梅、王效芝的方向说道:“祝孩子们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与李敏、李讷

毛刘两家人举杯庆祝这一美好温馨的时刻,接下来就是左一杯,右一盏的频频互敬,时不时开个玩笑,刘源走到李敏姐姐的身边,笑着说道:“东梅可不信我参加过您的婚礼,大姐您还记得嘛?”

李敏说:“那时,刘源长得还没有屁股高呢,排队照相也照不见他的身影。”李敏说完,现场传来掌声阵阵。

这场难得的聚会,从头到尾都其乐融融,那天,王光美、李敏、李讷、刘源等所有的人,都无比的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从右至左:刘源,孔东梅,刘亭亭,赵姥姥,李敏、王光美,李讷,王景清,王效芝

而晚年的王光美最牵挂的除了这些孩子们,还有许许多多的贫苦母亲们......

在我国贫困地区,有上千万的母亲不仅缺乏收入来源,生活条件差,健康状况堪忧,而且基本上没读过书,照顾起家庭来十分困难。

机缘巧合之下,王光美听说了贫苦母亲的种种境况,深受感触。王光美的母亲董洁如从小给了她很多爱,董洁如年轻时就很有斗争精神,那时女子都被要求裹脚,董洁如偏偏不干。

此外,董洁如要求上学读书,学习知识,因此董洁如成为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的第一期学生,和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刘清扬成为同学。

在王光美成长的岁月里,董洁如给予她很多的关心,不仅如此,家里孩子多,董洁如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即使对不是她亲生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家里的氛围很好。

可以说,在母亲董洁如的身上,王光美学会了很多,这也促使她后来坚定不移地走上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董洁如

因为她有一个很好的母亲,也因此她自己原本就是一个母亲,当听到在有些地方还有母亲在艰难生存时,王光美被深深打动,她决心尽自己的力量,为那些贫困母亲做些事情。

1995年,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报联合发起“幸福工程”的行动,以“救助贫困母亲”为宗旨。

王光美受邀担任“幸福工程”的组织委员会主任,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从此晚年的王光美有了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幸福工程”!

“幸福工程”是社会公益事业,主要都是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实施救助活动,将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资金落实到户,实实在在地发到贫困母亲的手中,帮助她们从事种植、养殖之类的劳动,最终实现脱贫的目的。

当这些贫困母亲脱贫,有能力将钱款还清,这笔钱就可以用来资助其他的母亲,“幸福工程”就是用这样的“滚动运作”来帮助贫困的母亲们。

“幸福工程”刚创办之时,筹集资金并不容易,王光美向来都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给人民添麻烦的原则,让她去开口为别人借钱,王光美很难做到,不过她还是尽最大努力解决资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

以前她和刘少奇都是靠国家发的工资生活,几乎没有积蓄,就算家里有些刘少奇用过的生活用品,办公物品,王光美也陆陆续续捐了出去。

之前中央领导看望年迈的王光美时,曾给她留下2000元过年费,王光美毫不犹豫将这2000元都捐了出来。

不仅如此,王光美还将母亲董洁如珍藏的几件珍贵文物进行拍卖,1958年时刘少奇王光美邀请董洁如住在中南海,帮忙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

入住中南海之前,董洁如问:“能不能随身带一些自己的东西?”

刘少奇回应:“老人家喜欢什么就带一点吧。”得到刘少奇的同意后,王光美这才让母亲带了东西过来,后来母亲董洁如去世,她带来的这些物品就一直留在王光美身边,算是一份念想。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苦母亲,王光美决定忍痛割爱,尽管她有点心疼,但一想到那些母亲们,王光美就觉得很值得。

后来接受采访时,王光美说:

“我的母亲是个思想进步、乐于助人的人,她早就主动把家里的房产献给了国家。我相信,如果我母亲在世,也会支持我这样做。我献出这几件东西,在有生之年做点儿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晚年

就在1996年,王光美委托中商盛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6件文物,文物的说明书上写着:“为了孩子,为了母亲,报答恩情,献出爱心。”

最后这6件物品拍得56.6万元,王光美全都交给了“幸福工程”,来帮助那些贫苦的母亲们。

当时有外国记者得知王光美拍卖母亲珍贵物品的事情,专门给王光美打去电话,想要深入采访。

晚年的王光美基本不爱公开露面,除了个别特殊的情况,于是在电话里婉言谢绝了采访,那位记者倒是很执着,在电话那头直接询问:“您将家传的文物义卖掉,不感到心疼吗?”

“我是心疼,但我更心疼那么多贫苦无助的母亲!”王光美坚定地回答道,随即挂断了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萧三和妻子叶华

王光美无私大爱的事迹传到了很多老友的耳中,大家都为她感到骄傲,也被她的这种气节所深深打动。

捐献母亲遗物的同一年,萧三的夫人叶华给“幸福工程”转来1858.9元,为何是有零有整?萧三已经逝世多年,而这些都是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再版的稿费。

叶华一分钱都没有留给自己,她将稿费全都捐了出来,叶华给老朋友王光美写信说道:“捐助这笔稿费给贫困母亲,尽管微薄,但我们深信符合萧老的遗愿。”

加入“幸福工程”时,王光美已经74岁了,身体与精力都大不如前,可她还是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慈善工作中。

她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却不顾身体的劳累,始终为“幸福工程”的事业而奔波劳累,她的事迹传到各处,让各地的人们深受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看望百姓

美籍华人吴京红在电视上看到王光美老人,立刻向“幸福工程”捐献了10万元,吴京红说:

“王光美大姐这么大年纪还出来主持这项工程,真叫人敬佩,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应该为她们做点事情。”

就是这样,王光美靠着自己的精神,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幸福工程”中来,越来越多贫苦母亲的生活因此而发生改变。

对此,王光美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大的事情,只是很谦虚地表示:“晚年能参加‘幸福工程’,能为老百姓做一点儿事,我感到很值得,很有意义。”

在王光美的奔走与倡导下,“幸福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救助贫困母亲及家庭18万户,惠及人口80万,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成就。

儿子刘源说:“妈妈最快乐的事情,就是1995年担任‘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组委会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

如果不是年迈患病,王光美要一直为“幸福工程”操劳下去。

2006年,85岁的王光美身患重病,不得不卧病在床,很多人得知她生病了,都前去探望关心她,忧心她的身体。

到了2006年10月份,王光美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的程度,她躺在病床上已经不能言语,心中依旧牵挂着自己的事业,孩子们走到她的病床前,坚定承诺:“请妈妈放心,‘幸福工程’的事,我们一定会帮你做下去。”

她的身体很虚弱了,全身几乎没有什么气力,可病床上的王光美还是努力抱起双拳,向子女作揖,表达着自己的托付之情。

这场病痛最终没有留住王光美,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因病辞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

“我的母亲身上几乎具备了东方女性所有的传统美德。不论她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她总是会力求做到最好......”

在刘源的心中,母亲王光美几乎是个完美的女性。事实上,在很多人的心里,王光美始终是美貌、典雅、大度、善良的伟大女性形象。

当王光美逝世的消息传到大家的耳中,众人为之悲痛。据孔东梅回忆,李敏得知此噩耗,不禁悲伤感叹:“老妈妈没有几位了......”说完,便陷入无限沉思。

王光美逝世的第一天,李敏、李讷就来到灵堂,握住守候在此的刘源的手,安慰他悲伤的心情,李讷还特意叮嘱儿子王效芝,要他好好帮助刘源叔叔,所以几日的吊唁时间里,王效芝几乎都守在灵堂,忙前忙后。

包括刘源在内的孩子们,一边要消化悲痛的心情,一边要操劳着母亲的后事。王光美逝世后,孩子们以她的名义,向“幸福工程”捐献15万元,这是母亲牵挂的事业,他们要继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光美与刘源

另外,孩子们还要准备参加追悼会的名单,王光美一家人行事低调,他们的初心是尽量控制人数,不要搞得声势浩大,因此一再缩减人数。

让刘家人没想到的是,10月21日,到了追悼会当日,依然来了成千上百的人,包括领导人及其家人、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无数的人民群众,几乎所有的人都泣不成声,为王光美的逝去而悲恸。

李敏、李讷、孔东梅、王效芝早早就来到追悼会,送别曾无比惦记他们的王光美老人,两年前,他们曾相聚在一起,把酒言欢,如今却不得不生离死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讷与刘源旧照

追悼会现场,甚至还来了两个特殊的人物,他们就是曾经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刘少奇王光美夫妇的演员郭法曾、刘袖杰。

郭法曾塑造了刘少奇的形象,还受到了王光美本人的支持与鼓励,在塑造伟人的过程中,郭法曾、刘袖杰都深深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

如今王光美逝世,二人都难过非常,一定要来现场送王光美最后一程,甚至于当王光美的遗体被抬出告别厅时,郭法曾一时之间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场失声痛哭,泪如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郭法曾塑造的刘少奇形象

在追悼会上,能看到很多年迈的身影,他们不顾身体上的不便,坚持要来现场。比如一位老红军李大爷,他已经97岁了,白发苍苍,走起路来也很艰难。

孩子们不想让他来,可李大爷坚持要来追悼会现场,甚至大发脾气,坚定地说道:“我就是坐轮椅,也要送王光美最后一程。”

孩子们最后实在拗不过父亲,只能搀扶着他来到王光美的追悼会现场。李大爷双眼噙着泪光,诉说着不舍与告别。

还有很多深受王光美之恩的人民群众,也纷纷赶到追悼会现场,排队为她送别,刘家的孩子们极力想控制来悼念的人数,却控制不住大家内心的不舍,最后追悼会现场只有自发而来的群众,以及无尽的啜泣声。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人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坚持要来送别这位伟大的女性。

刘源一直守在追悼会的现场,大家纷纷走到他身边,与他握手,安抚他的情绪,以至于后来刘源感叹道:“2500多人,握手握到最后把我的皮肤都磨破了。”

从中可见,王光美是多么受人尊敬的一位伟大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源捧着母亲遗像

当天,刘源双手捧着母亲王光美的照片,在人们的注视中,缓步走出告别厅,她的遗体即将被送去火化。

按照刘少奇纪念馆的请求,王光美的骨灰被妥善安置于刘少奇的老家,她的很多遗物也被送到刘少奇纪念馆。

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王光美几乎奋斗了一生,而她之所愿,必将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王光美逝世4天后,也就是10月17日,即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王光美被授予“消除贫困成就奖”!

许多年后,人们依然尊敬、怀念这位拥有大爱的伟大女性——王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