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的节日,有些被人慢慢遗忘,有些则会让人反复提及,比如说“关公磨刀日”就是一个非常不一般的日子,很多人甚至不明白,为啥会出现这个日子,它具体是指的哪天?又有什么讲究?农谚关于它又有什么样的预兆呢?感兴趣的朋友,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公磨刀日是什么意思?

关公,指的就是关羽,他在人们心目中,是忠勇仁义的化身。在湖北当阳关陵有一副对联,正好提及了关羽。上联是:“东拒孙吴,西定巴蜀,南镇荆襄,北吞曹魏,普天率土,只想那两朝八百”;下联是:“情怜兄弟,义重君臣,生全忠节,死显威灵,众姓皆知,共庆这五月十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这个关公磨刀日,其实源自于祭祀关羽。当然这个也有相关的文献记载,作为佐证,《关帝志·祀典》称:“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四孟及岁暮,遣官祭,国有大事则告。凡祭,先期题请遣官行礼”。

在明朝的时候,人们认为这天是关羽的诞辰,所以人们在这天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也是希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公磨刀日具体在哪天呢?

关羽生日,史书上没有确切的记载,因而传说不一。不过这个关公磨刀日,却形成了一个统一,都认为是农历的五月十三。

这个在很多地方的县志当中都有提到,比如《四川绵阳地区·德阳县新志》中记载:“五月十三日为‘磨刀会’,俗谓关圣磨刀之辰,前后数日必有雨,以为验。各市村有庙像处,莫不演戏礼敬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乡村风土记》:“五月十三日,关帝庙会赛祭。是日多雨,谓为关爷磨刀斩小妖之日。”

所以,关公磨刀日,就是在农历的五月十三,那么这天磨刀具体咋做呢?一般是有主事的人,把偃月刀架在特制的磨刀石上,来回磨三遍,仪式完了之后,村民们都会争相沾一下“磨刀水”,祈求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公磨刀日,农谚是咋预兆的呢?

“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有雨必定收”。意思就是在农历的五月十三,如果是出现下雨额度话,那么就代表着今年将会迎来丰收,反之,则容易出现天气异常,导致干旱的事情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公磨刀日下雨乃是吉兆,而且雨越大,说明年景会越好,反之,如果这天不下雨的话,那么就说明,风不调雨不顺,容易导致自然灾害的出现。按照自然规律来看,五月十三确实是会带来降雨的,因为这个时候,受到静止锋北移的影响,在6月下旬,也就是五月十三前后,在黄淮流域、华北地区停滞,很容易带来强降雨。

因此在五月十三磨刀日,根据自然的一个规律,这天是很容易带来降雨的,当然也有的时候,不会出现降雨,那么人们就说不符合自然的一个规律,后续庄稼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