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河南省,一场严重的旱灾正在上演。2024年6月,河南省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预计多个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40℃。这场高温重旱的天气已经持续了数周,导致河南省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的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酷热的天气下,他们不得不留在田里,以确保作物能够得到宝贵的水分。然而效果却非常的弱,根据报道,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然而奇怪的是,有人疑惑:河南可是挨着黄河的,为何农民们依然面临缺水的困境。不仅农作物因旱枯萎,个别村庄甚至出现了临时性吃水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对比的是,河南修了上千亿的水利工程,那些耗资千亿的水利工程为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酷热下抗旱,只为救回一点小麦

在河南,农民们正在经历一场艰苦的抗旱战。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日,温度高达40℃,一般人站在太阳下一会儿估计就晕倒了,而他们也是普通人,但他们没有休息的余地,只能拼命在田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吃住在田间,只为了给干渴的庄稼一点点水分。但是,尽管他们如此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由于降雨量较常年平均值减少了70%以上,超过一半的气象站点达到中旱以上级别,重度干旱和特旱范围不断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已经投入了3000万元抗旱资金,并且大中型灌区也开始引水灌溉。同时,河南省气象部门正密切监测天气,准备进行人工增雨。虽然预计在未来几天内会有降水,但是这些措施能否有效缓解旱情还有待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非常关心,但只能是为河南加油,希望能够尽快度过这个难关,要抗旱还是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那河南为什么干旱会这么严重,不是有黄河吗?但其实,即便有黄河,河南一直都是缺水的地方。

靠着黄河也缺水

黄河流域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对水资源管理构成了巨大挑战。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这种复杂的地形造成了气候的多样性,总体特点是季节差别大、温差悬殊,降水集中、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湿度小、蒸发大,冰雹、沙暴、扬沙天气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600毫米之间,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冬干春旱,夏秋多雨,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蒸发强烈,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属国内年蒸发量最大的地区。这导致了水资源的先天不足,并且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河南日报》报道称,河南省以全国1/70的水资源量,保障了全国1/14的人口用水,并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这对于年人均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的河南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这些年来,因为气候的变化,河南省的水资源也有了很大的问题。比如黄河上游降雨持续偏少,导致来水量减少,今年1—10月,黄河来水总量较常年偏少36%,其中上游地区偏少27%、中游偏少52%,而河南的年均降水量却只有几百毫米,但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所以因为灌溉,用水需求却很大,更恼火的是,流经的主要河道还兼有航运职能,取水又有定额限制,所以用水太少了,不够吃;用水太多了,又破坏黄河生态,影响通航,进退都是两难。

因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用水太集中了。例如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北调水。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7年多来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向郑州累计供水超过36亿立方米。

所以靠着黄河的河南其实一直都缺水!

千亿工程去哪里了?

缺水我们当然要相信,但问题是大家也看到了这个情况,所以积极的修建水利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投入是非常大的。

河南省在“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25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估算为1841.7亿元。更根据官方宣传,这些工程将构建成一个现代水网体系,包括自然河湖、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这个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以及控制性调蓄工程,来形成一个以黄河生态带、淮河生态带、大运河生态带和南水北调生态带为基础的“丰”字形生态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工程的目的是提高河南省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增强对旱涝灾害的防御能力,以及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具体到每个项目,比如简单说下就有这些:

1. 汉山水库工程:旨在增强区域水资源调控能力,改善供水保障条件。 2. 前坪水库灌区汝阳供水工程:这个项目将提高汝阳地区的供水能力,解决当地居民和产业的用水需求。 3. 黄河三门峡水库清淤试点工程:通过清淤提高水库蓄水能力,增强黄河流域的防洪和供水功能。 4.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升级现有灌区设施,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5. 农村供水四化试点县项目:推进农村供水现代化,确保农村居民有稳定的饮用水来源。 6.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改善黄河下游地区的防洪排涝和生态环境。 7. 新乡市四县一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线项目:为新乡市四县一区提供稳定的供水来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总结起来,河南省拥有四大水源:大中型水库、南水北调工程、黄河引水灌渠和地下水。但是,即便有这些水源,这会依然缺水了。

个人觉得原因很简单,首先是这次的干旱太严重了,水利工程是人力,可以减少灾难,但是绝对的对抗天灾,依然是不可能的,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为40.48亿立方米,所以储量还是充足有保证,但在高温酷热天气下,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科学调度调配水源。

这些工程在设计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对能力。也是因为目前很多水利工程依然在修建,还没有完工投入使用,所以,即便总水量够,但就是运输不到缺水的的确,这才是干旱严重的一大原因啊。

只希望更多的水利工程可以投入使用,以后再也不要出现旱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