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成都郫都区,一辆有人的白色小车坠河被冲走。危急之时,退役军人焦大银一跃而下,爬上车辆试图救人,另一名小伙王益辉随后加入。在大家合力帮忙下,司机被顺利救出就医,焦大银和王益辉也安全上岸。

在此次成功救援背后,除了焦大银、王益辉等人的挺身而出,这些随处可取的救援设备也功不可没。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救援中先后使用了5个救生圈、2个救生杆。这些救生圈救生杆不是“凭空而来”,是当地在防止有人溺水时特意准备的“安全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河配有救援设备

事发地在流经成都郫都区安靖街道方桥村的府河,此时正值丰水期,当天还下了大雨。水深、水急,最深的位置约7~8米。整个救援漂流距离达1000多米,水最深的地方达7~8米,河宽20~30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沿着府河随处可以看到红底安全标语:“珍爱生命,严禁损坏翻越护栏,下河游泳、戏水、垂钓、网鱼等,违者后果自负。”沿着河堤往前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一旦发生意外,岸边的人可以及时取下装备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河提示牌

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街道方桥村党委书记刘飞介绍,在府河方桥村段,沿线每200米就配备一套公益救生设备,以供群众应急使用。“共合计配置救生杆10根、救生圈10个、救生绳10条。”刘飞介绍,自今年3月方桥村自主布局涉水救援设备以来,工作人员和热心群众利用府河沿线悬挂的防溺水救生圈已开展两次救援行动,成功营救2名落水群众。

同时,在河边还建立了方桥村锦江绿道休憩驿站(涉水救援点),以此为阵地,方桥村打造了集涉水救援、休憩放松、生态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绿道驿站。整合建强涉水安全劝导队和防溺水救援队两支特色队伍,通过定期巡逻和宣传教育,减少涉水事故的发生。期间,砖封下河梯步8处、河堤护栏加固14处,修复缺口护栏3处,减少涉水安全隐患。

一方面,当地有水域巡查制度,“以排查河道、河岸安全隐患为重点,组织巡逻队员、微网格员每日‘定点+不定时’对重点河段进行不间断安全巡查,确保事故发生能够迅速响应。”刘飞介绍,另一方面,还联合西南交大、纺织高专等周边高校成立涉水安全劝导服务队,有效劝离野泳、戏水、捕捞、游钓等人群。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