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这还不简单,翻开任何一个字典,都是这样解释:教育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然而我见到民国一位学人有另一种解释:不是老师教学口吐白沫地不知疲倦,而是说老师通过教学启发,让学生对未知世界不知疲倦,每天都有新鲜感,每天都有人生所寄。

这两个解释完全相反,第一种是老师“不倦”,属于死后三年闭不上嘴的;第二种是学生“不倦”,他的人生是主动的,积极的,当然,这种人生是老师给他的。

我觉得第二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孔子是个高明的老师,教育理念很先进,他不可能絮絮叨叨每天嘚吧嘚地灌输,你看《论语》里他和弟子们讨论问题时的轻松活泼,多么现代,多么时尚。

但两千多年来,有多少人理解错了?

按说一个错误的理解不算什么,但这个错误可严重了,从古到今,因为这个理解,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毁人不倦”。

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政就理解错了。他见到宝玉,问的一定是四书五经,作什么诗词,这些都没用,最要紧是把四书背下来。

再比如薛宝钗也理解错了,她劝宝玉留意仕途经济学问,气得宝玉说姑娘你到别的屋里坐坐吧,我这里不谈这个话题。薛宝钗这个才貌俱是一流的人物,为什么宝玉偏偏不爱,这就是答案。

这就是说自古以来,无论男人和女人,全体人,他们都愿意“诲人不倦”,愿意喋喋不休地重复空洞的名词,干瘪的知识。遇到一个讲个性的贾宝玉,恨不得打死这个孽障。

最终到了变态的程度:自己早就“倦”了,还号称诲人不倦;自己都不信了,还想让别人相信。

科举制度为啥让人讨厌,就是因为那考试内容让人讨厌。制度是好东西,坏东西是考试内容,民国把科举取消了,但连文官考试制度也整没了。这个制度被英国人学去了,他们用得很好。

科举制度取消了,但“毁人不倦”的老套筒还在。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早就“倦”了,你看高考前,学生把练习卷子化作漫天纸屑,他们对这些东西早就恨透了。

上了大学,毕业了,工作了,他们会遇到另一种更加漫长的“毁人不倦”,各种会议,各种讲话,各种报表,各种学习,他们的人生只局限在有限的几个汉字里面,他们此前学的东西,与现实的人生有一毛关系没有?

这两天有个事挺轰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江苏省涟水中专学生姜萍以第12名的成绩晋级。进入决赛的,多数是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高校的学生。

一个中专学生能取得如此佳绩,她是个天才无疑。这不奇怪,中国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各方面的天才很多。我相信包括足球在内。

大清朝的时候落后吧?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刚到美国时同学都笑话他,因为他的装束古怪,可是到期末考试,英语文学他拿了第一,此后再也没人敢小看他。可见中国人的确很聪明。

但容闳的才学在大清国无从施展,他最大的功绩,是动员曾国藩派出留美幼童。可是后来朝廷听信一个蠢货大臣的一面之词,怕这些孩子忘了早年老师们的“诲人不倦”,而把他们召回了!除了詹天佑等寥寥数人,其余全都没有毕业。即便如此,这些人也奠定了中国近代科学和实业的人才基础。

所以姜萍的才华不必担心,她有多大成长空间不用我们操心,我担心的是她遇到“毁人不倦”的环境。

他的老师王闰秋是数学专业硕士毕业,今年的数学比赛获得125名(一个硕士被学生远远超过,也说明姜萍的能力)。姜萍取得今天的成绩,就是他悉心指导的结果。

王闰秋是实现了“诲人”使其“不倦”的,因为姜萍每次请教,他从来不讲答案,而是启发她自己思考,他推荐的数学经典著作,对姜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闰秋想读博,这个心愿应该能达成。

姜萍呢,目前没看到有高校伸出橄榄枝。我倒觉得,姜萍将来自己考大学也好,被大学特别录取也好,她应该注意选择,那就是千万别遇到“毁人不倦”的人,别进“毁人不倦”的学校!

姜萍的数学能力到底如何,我不懂,不过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她发现了数学之美,她愿意钻进去,这个比天赋还要重要。

还有比这更关键的,是释放孩子天赋的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