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源远流长的5000年里,沉淀下了太多的文化和经典之作。

除了陶器、青铜器、纺织品、火药、指南针等科技产物,还有很多诸如诗词、汉赋、书画等文化作品。

今天文史君就集中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历史上被评为十大名画的作品,都是哪些:

一、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原作已失传,现代流传的为宋朝的四件摹本。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唐·阎立本《步辇图》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三、唐·张萱 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特点,“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唐·韩滉《五牛图》

《五牛图》,是韩滉最为传神的一幅。

5头健硕的老黄牛,在这位当朝宰相笔下被“人格化”了,传达出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精神信息。

它问世后,收藏者包括赵构、赵伯昂、赵孟兆页、乾隆等著名人物。

在明代,它几易其主。清兵入关后一度下落不明,直到乾隆年间,才从民间收集到宫中珍藏。

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上个世纪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此卷全长三米,共分五段,每一段画面以屏风相隔。

第一段描绘韩熙载在宴会进行中与宾客们听歌女弹琵琶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韩熙载和他的宾客们全神贯注侧耳倾听的神态。

第二段描绘韩熙载亲自为舞女击鼓,所有的宾客都以赞赏的神色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

第三段描绘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坐在床边,一面洗手,一面和几个女子谈话。

第四段是描绘韩熙载坐听管乐的场面;第五段是描绘韩熙载的众宾客与歌女们谈话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作者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20余岁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杰出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