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杯由乌梅、荷叶、山楂等中药材组成的乌梅汤竟成了今夏的“饮品顶流”,被年轻人疯狂争抢。

不久前,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上线24小时便卖出115万帖,一度该院的小程序互联网医院功能被涌入的抢购大军挤崩,服务器因访问量过大无法打开……

90后杭州女生倩云是这场“抢茶大战”中的佼佼者和尝鲜者,历经两周她终于收到了这份来自中医院的爆品乌梅汤,“有点酸,希望能帮我瘦肚子。”她说。

在夏日减脂瘦身风潮下,这杯中药代茶饮乌梅汤叩开了年轻人的心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除了乌梅汤销售火爆,还连带火了防脱发茶饮、熬夜护肝茶、护目茶等,“中药饮”成功俘获了当代“脆皮”年轻人,并意外找到了独特的爆发赛道。

“中华老字号”方回春堂方面也感受到了这股爆发的势头,表示对比去年同期,今年夏天中药代茶饮的销售额增长了30%,年轻人(尤其是20-35岁)占比明显上升。

近年来,年轻人从质疑养生,到开始养生,再到沉迷养生,不断找到“新中式”养生大法,如练八段锦,“三伏天晒背”、尝试新式刮痧、电子艾灸……“中药饮”,成了又一个与中式养生相关的现象级爆品,而它的背后蕴藏着不少掘金机会。

一杯1.91元,乌梅汤卖爆了

一杯1.91元,乌梅汤卖爆了

“别发推文了,赶紧去一线生产!”

“别回复了,快去发货!”

“答疑都出到4.0咯,我的乌梅汤怎么还在打包中?!”

面对万千网友的发货催单,浙江省中医院终于“绷不住”了。在官方公众号、视频号上,医院方面开始用最近热门的“猫meme”视频“花式道歉”,表示因为全国订单量激增,院方正撸起袖子加油备货、验货、发货,并晒出每日零点之后的工作日常。也许浙江省中医院怎么也不会料到,这份“泼天的富贵”竟轮到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等中药茶饮仅在其互联网医院销售。在价格上,中药饮的单份售价较亲民,其中爆款“乌梅汤2.0”为1.91元/帖,“乌梅汤1.0”仅售1.49元/帖,有年轻人在网上评论说,“两块钱喝一天,还能减肥,这不比咖啡、奶茶香?”

《天下网商》观察发现,从5月21日该院乌梅汤开售至今已过去20几天,抢购风潮仍未褪去,且爆款“乌梅汤2.0”和“乌梅汤1.0”仍常处于缺货状态。据悉,浙江省中医院自去年起就开始销售乌梅汤,当时的“1.0版本”就创下了3天卖出20多万帖的纪录。如今,“乌梅汤2.0”更是以24小时销售115万帖的成绩再刷记录,年轻人的购买力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前,方回春堂就看到了中药代茶饮的消费趋势,并投入这一赛道。今年夏天,他们发现乌梅汤的销售数据增长明显,“相比去年同期,今夏中药代茶饮的销售额增长了30%。”方回春堂相关负责人告诉《天下网商》,销售的主力为线上渠道,其互联网医院销量相比去年增长了50%以上。另外20-35岁的年轻人成为“中药饮”消费的新人群,占比上升明显。

那么多中药代茶饮,为什么偏偏火了乌梅汤?

方回春堂认为,乌梅汤之所以成为中药饮的C位,或许与几方面因素有关:首先,其价格低廉,不到2元一包的价格,对于想体验一番中医养生的年轻人而言非常友好;其次,它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典籍中多有记载,口味独特、尤其有利于夏季保健养生,同时乌梅汤制作工艺简单便于包装、储存、运输,更重要的受益于市场营销的成功“造星”。

养发饮、纤体茶,精准圈粉“脆皮”年轻人

养发饮、纤体茶,精准圈粉“脆皮”年轻人

不少网友在小红书上记录着自己喝乌梅汤的第一天、第二天和第N天。倩云起床称体重意外发现轻了,肠道也更通畅了,“尽管味道不咋地,但健康。”她激动不已。

《本草纲目》记载,乌梅汤有诸多保健作用,如止渴调中、开胃消食、除热解烦、清凉解暑,而倩云盯上的就是乌梅汤有助纤体降脂,想能让自己瘦一点的女生很容易被这个利益点种草。

而34岁的男生王田种草的则是另一款1.3元一帖的“养发饮”。王田从事金融业超过8年,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三年前他发现自己脱发严重,害怕自己成为“谢广坤”,因此在这些年里换了各类护发用品,但效果甚微。

就在乌梅汤爆火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款“养发饮”也在网络走俏,这款配方由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等药材配方而成的茶饮适合“头发稀疏、头发早白、头发变细”人群,王田与同事跟风抢购,想要拯救自己“脆弱的发丝”。《天下网商》搜索发现,“养发饮”的banner(网页横幅)被挂在了该院页面上最显眼的位置,当前无法下单,医院方面写道:“养发饮于每周二上午10:00开放配药,合计10万帖,配完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款中药美白面膜、护眼饮也是这轮“中药饮”抢购潮中热销的单品。

“中药代茶饮产品的销售高峰期大致分布在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年末和春节前后。每个季节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们养生需求的不同,都会有特定类型的畅销茶饮产品。”方回春堂表示,夏季,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中药代茶饮需求最为旺盛。乌梅汤、三清祛火茶、清热祛湿茶等在此期间销量会显著提升。

《天下网商》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多家店铺都在销售“乌梅汤2.0”“养发饮”产品,阿里健康上的一款乌梅荷叶饮售价0.93元/包,显示“已售超1万件”。在方回春堂天猫旗舰店的热销品中,前五名中有四款都是中药养生茶。

“线上,方回春堂‘养发饮’一天最高销售量可以达到5000帖。”旺盛的需求让他们加大了运营力度,在其官方直播间里,设置了直播间专属优惠,冲购物金即送酸梅汤等中药茶饮。

“古法养生”兴起

“古法养生”兴起

《天下网商》走访方回春堂、胡庆余堂等中医馆看到,问诊人群正在“年轻化”。

方回春堂的线下门诊,时常能接收因脱发、失眠、减肥等问题前来问诊的年轻人。大家试图通过中医疗法达到养生目的,在方回春堂的艾灸、推拿诊室门口,挤满了想要体验“古法养生”的年轻人。

这股风潮自去年刮起,一直延续到今夏。

去年,古法养身操“八段锦”先从抖音、B站风靡,抖音上浏览过十亿的八段锦操很快成为了体育界顶流。当时一并火起来的还有“八段锦穿搭”——小红书上出现了一批身着Lululemon练习八段锦的时髦女孩。

在练完古法操后,这批年轻人又开始沉迷“三伏天晒背”——穿好一身防晒装备,去楼下找一处空地“天为盖地为炉”地享受后背慢慢发汗的爽感。那段时间,祛湿和健脾曾一度成为网络高频词。

练八段锦、晒背、贴三伏贴、喝中药饮的背后,是年轻人更“惜命”,他们沉迷“古法养生”,通过这种更温和、传统的方式缓解身体的不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女友》杂志“趣数字”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以上90后已有养生意识,超半数已经或准备走在养生的路上。

可见,年轻一代对于养生保健的需求巨大,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更为细致,这也是催热“中药饮”的原因之一,加上近年来国潮兴起的消费趋势,中医作为传统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得到年轻人的认可、焕发新机。

方回春堂方面表示,当下,这几类中药茶饮最受年轻人喜爱,例如,纤体减肥类的祛湿轻体茶、护发防脱类的益肾养发饮、助眠安神类的晚安茶以及提升免疫力的党参茯苓汤等,这些茶饮直接击中年轻人的健康养生痛点。

“惜命”的年轻人直接炒热了一个新赛道,而身处这条产业链上的品牌和商家也在积极拥抱年轻人,并将中草药变得好吃、方便、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