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头汤、虾皮真的不补钙!真正补钙的食物只有这5种

王奶奶在早市上买了几斤筒子骨,打算熬汤喝,家里正好孙子和老伴都需要补钙,王奶奶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把骨头汤做好了,吃饭的时候要孙子老伴都多吃一些。谁知道老伴说骨头汤并不补钙。

“据说骨头汤补钙大多数都是骗人了,别再花费这个冤枉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王奶奶很是不解,“以形补形”的观念根深蒂固,骨头汤熬出来的汤汁雪白,味道鲜美,看起来都很有营养呢,怎么会不补钙呢?

其实除了骨头汤,还有虾皮也被经常拿来补钙,其实这些食物并不是不含钙,只是如果我们依赖这些食物补钙,可能量远远还不够。

就虾皮来说,日常吃虾皮的量就很难达到一定量,本身虾皮就是配菜,偶尔加入虾皮调味,日常一下子也根本吃不了那么多,就算一下子吃够那么多虾皮,也会造成其他元素的超标比如钠元素等。

我周边也有很多朋友就喜欢熬骨头汤补充营养,而在骨头汤中虽然也含有一些钙质,这些钙质需要在动物身上各种激素的作用才能释放并成为可溶于水的钙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动物被宰杀之后,体内的激素就都失去活性,因而也不可能再释放骨头中的钙质。

比起钙质,骨头汤中的脂肪和嘌呤含量更多,经常喝骨头汤反而有增肥和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如果加盐多了,还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可谓得不偿失。

其实大家在吃食物的时候,还是要了解自身需求和食物能抵达的效用,如果专注补钙,大家还是要学习一些正确的营养饮食知识,其实,真正补钙的食物在这里,看看你认识几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牛奶、奶酪等乳制品

每天喝一杯牛奶对补钙的作用意义重大,注意大家要选择鲜奶或者纯奶,如果不喜欢和纯奶的,可以喝纯奶粉泡水也是不错的,重要的是要日常补充奶制品及乳制品,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补钙食物。

比如鲜奶中的钙含量约为600mg每斤,奶酪中的钙含量更高达鲜奶的7~8倍,并且这种钙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如果没有乳糖不耐受,大可放心食用各种纯奶制品,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朋友也不用担心,可以改喝酸奶或者舒化奶,也是非常好的补钙来源,日常选择零食,奶贝,奶片都是十分不错的,相比巧克力糖果,不如改吃点奶片,既营养又解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豆腐等豆制品

豆制品也是含钙丰富的食物,大豆本身钙含量很高,每500克豆浆就含有120毫克钙质,做成豆制品后也是很好的补钙食品,日常既可以吃豆制品做成的菜肴,也可以喝豆浆或者豆腐脑。

不过大家要注意,市面上不少豆制品加工产品,我们还是要合理选择,比如常见的内脂豆腐和日本豆腐的制作工艺与普通豆腐不同,含钙量很低,如非特别喜欢,还是尽量不要选择这2种,优先选择那些手工做的豆制品就行,比如南豆腐,北豆腐,豆干,香干,腐竹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三文鱼、沙丁鱼

一些海鲜鱼类含钙量也不少,也属于补钙很好的食物,比如新鲜的三文鱼中,每100g就含有200mg钙质;沙丁鱼中每100g则含有高达435mg钙质。

适量食用既补钙又能很好地保护心血管健康,因为这两种鱼类中还都含有有利心脏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食用的时候,大家还是需要注意管控好食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燕麦

大家可能以为谷物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多,其实例如燕麦这类的含钙量也比较高,燕麦,其钙含量是精米的6.5倍以上。

不过粗粮的钙质可能没有奶制品及豆制品那么容易吸收,但是在谷物杂粮里面,我们还是可以优先选择营养密集度高的食物,燕麦就可以适量吃一吃,既可以增加饱腹感,又能很好地补充全面的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绿叶蔬菜

蔬菜不止维生素丰富,一些蔬菜的钙元素也是很丰富的,绿叶蔬菜中也有不少含钙丰富的品种,比如萝卜缨、奶白菜等深绿色叶片蔬菜,萝卜缨每100g中就含有350mg的钙质,这含量在诸多食物中也是名列前茅了。因此三餐饮食中可以加入这些叶类蔬菜吃一吃。

所以,看我分享了这么多,大家知道了吧补钙第一想到的不是骨头和虾皮了,我们可以选择的范畴其实很多,而补钙不仅仅是吃含钙的食物,更多的是注意合理搭配,比如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就能很好地促进钙质吸收,包括晒晒太阳也是能够很好地补充维生素D。

因此我们把三餐饮食搭配合理了,这样营养相互吸收均衡了,我们的身体自然就更加健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补钙,大家也别一味地逛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果摄入量超标,还可能造成肝肾的负担过重,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影响肾脏健康。

因此需要根据自身需求情况来合理安排膳食,一般情况下,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群体,孕妇群体,成长期的孩童群体补钙需求会多一些。

当然,一切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为好,平常的时候还是放松心情,正常饮食就可,天气好的时候,太阳出来了,偶尔得空安排户外运动也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健康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