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过得太难受了。”

张先生查出糖尿病后,家里人对他进行了严格的饮食控制,米饭面条等主食只能吃一小碗,各种蔬菜倒是准备了不少,肉也只能吃几块,因为他不但血糖高,血脂也出现了异常。原来饭量很大的他,没几天就受不了了,感叹这样的日子太难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尿病人群中,存在像张先生一样感觉的人有不少,实际上糖尿病人出现这样的感觉,表明饮食控制是失败的。要知道糖尿病人更要讲究吃饱又吃好,否则会引起全天血糖紊乱而导致血糖更加难以控制。

人之所以要吃饭,是要从食物中获取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营养学上以热量来计算,能提供热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素,其中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也就是血糖提供65%左右的热量,脂肪提供20%左右的热量,蛋白质提供15%左右的热量。

而且机体首先会利用血糖提供的热量,只是在血糖提供的热量不足时才会运用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热量。很显然,如果从食物中获取的血糖过多,就会导致血糖过剩而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控制饮食的根本在于限制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就是主食吃得过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是以主食为主的,所以一旦少吃了主食就会有吃不饱的感觉,尽管糖尿病人会把蔬菜量加大,但由于蔬菜所含热量很少,胃在缺少主食的情况下,会很快将蔬菜推送进肠道,胃中空空如就会给大脑传递需要进食的信号,于是饥饿感便产生了。

由此可见,要避免饭后很快产生饥饿感,就需要减慢胃排空的速度,原本主食承担着这项任务,但糖尿病人又需要限制主食,怎么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因为蛋白质在胃肠中消化速度是最慢的,停留在胃中的时间也相对更长,很好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加之我国居民在饮食上普遍存在优质蛋白摄入不足的问题,糖尿病人更应当注重这方面的弥补,所以在减少主食量的同时,应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食物的摄入量,比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坚果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营养学以及防病养生方面来说,人体每天所需要的优质蛋白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1.2克,换算成食物,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吃一个鸡蛋、半斤牛奶、二两瘦内、二两豆制品、10-15克坚果才能满足需要,把这些食物分配到三餐中,不但提供了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还有助于产生饱腹感耐饥饿,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事。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豆制品在糖尿病饮食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每天都应当有,不喜欢吃肉的人还可以用豆制品来取代,研究显示:糖尿病人养成常吃豆制品的饮食习惯,将会有如下获益: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可下降8%;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可有9%的下降;超重及肥胖的发生风险可下降13%。

那么,这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你今天吃够了吗?快把这个方法转发告诉更多糖友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防病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