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编辑:俞柒柒

贷款208万高高兴兴买新房。

节衣缩食,每个月卡着点还9100元利息

还贷9年后却被告知还了个寂寞,本金还是208万。

贷款人刘先生泣不成声,大闹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与我们无关,一切按合同行事。

是银行给刘先生下套,故意坑害,还是刘先生自己没有看好合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闹银行,拒不受理

辛辛苦苦还贷9年,被银行告知还的全是利息。

浙江的刘先生在银行大厅彻底泪崩,嚎啕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刘先生原本过着普通且幸福的生活。

随着孩子的到来,他和妻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家里添置了太多孩子的东西。

小房子被塞的满满当当,就快要没有下脚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来想去,刘先生和妻子准备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

看着卡里的余额和宽敞的大房子,刘先生决定贷款买房。

那时候,刘先生一心想着赶紧搬进大房子里。

在选择还款方式上,稀里糊涂地就做了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只听到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了两种还款方式。

一种是等额本金,一种是等额本息。

等额本金前期还款压力很大,后期会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额本息每期还款金额都是一样的。

考虑到自己的经济实力,刘先生选择了固定还款金额。

也就是等额本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这个选择,才会在9年后出现刘先生大闹银行的那一幕。

每月还款9100元,还款9年。

9100元×12×9=982800

为了不错过还款日期,全家人都非常谨慎小心。

即使生活过得艰难,也从不拖欠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是新冠疫情爆发的一年。

刘先生家的生活质量因为要还房贷大幅下降。

想来,自己已经还了98万的贷款,刘先生就想着看看还剩下多少没有还。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本金竟然纹丝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先生跑到银行,要求工作人员给自己一个说法。

不料,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时间搭理刘先生。

合同是自己签的,条款是自己同意的,关银行什么事呢?

要怪,就要怪自己没有看清楚。

那么,这究竟是谁的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子到底该不该买

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

贷款买房,就是给银行买一套,给自己买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很难听,但却是赤裸裸的现实。

银行,专门跟钱打交道的机构,怎么会让自己赔钱赚吆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同一打好几页,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专业术语。

工作人员讲得头头是道,消费者听得一头雾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避重就轻,只讲好处,谁也不知道合同里到底写了啥。

消费者稀里糊涂签下名字,按下手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一脸笑意,看消费者像是看傻子。

转头笑的更加灿烂,今天又签了一个大单。

出了银行的大门,谁还管消费者的死活。

贷款还不上,抵押房子,车子,一条命都押在了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房,又是悬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一件大事。

男孩子娶媳妇要准备房子。

女孩子想独立,给自己一份底气,也要买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凭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银行都笑开了花。

能全款买房子的人少之又少。

亲朋好友之间的经济水平大差不差,还要欠人情债。

最后,大家只能向银行发出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银行也不是傻子,不可能把钱掏出来让大家免费使用。

他要收利息,而且要花式收利息。

表面上是为了贷款人考虑,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实际上,就是变着法的收利息,以至于让银行更好的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两种还款方式,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

那么,他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字之差的陷阱

众所周知,买房贷款有两种还款方式。

等额本息,等额本金。

别看它们长得跟个双胞胎似的,性格和威力可是大不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等额本息。

换句大白话,就是固定还款金额。

从贷款的那一天开始,每一个还款期的还款金额都是固定的。

只不过,前期还的大部分是利息,后期本金的占比才会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买完房,首付差不多已经掏空了整个家庭。

等额本息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方式。

前期不会给贷款者造成很大的压力。

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同样还款30年,等额本息要比等额本金多还很多利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等额本金。

等额本金顾名思义,每期都要还固定金额的本金。

前期本金和利息的占比几乎是同等的。

贷款人会有很大的压力。

但是越到后期,贷款人的压力会越来越小。

总体下来,等额本金会比等额本息少还很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种方式,怎么选都会有痛苦的时期。

刘先生就是选了那个让自己不痛不痒,却让银行白嫖了几十万的方式。

总结一句话,银行不会让消费者占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贷款还利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它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方式。

银行偏偏要搞出这么多花样,迷惑大众的眼睛,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说贷款,就是平常去银行办个卡,都要弄一堆繁琐且不必要的操作。

工作人员拿着你的手机一通操作,干了点啥咱也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听她说,她走的都是必要流程,否则开不了卡。

除了这些,其实各行各业的规则都在复杂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保险行业来说。

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车险,农业保险……

各式各样的保险一大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卖保险的时候讲得天花乱坠。

保险单子更是厚的惊人,很少有人会一字一句辨别内容。

等到理赔的时候,往往很多情况都不符合他们的理赔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费交了不少,赔的一星半点,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生存规则却越来越复杂。

呼吁社会规则简单化可能效果甚微。

唯一一点能做的,就是在看合同,做大决定的时候三思而后行。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