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官惠民亲临前线组部队进行反击,他左臂中弹,却笑着说:“敌我胜负已取决于俄顷,何能因我受伤,而败此局!”遂裹伤再战。

官惠民,字剑豪,1906年出生于出生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圩石宝洞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自幼勤奋好学,喜读史书。青年时代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痛恨帝国主义横行霸道,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决心加入民主革命洪流,遂赴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1926年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中校团附、上校参谋等职。

1932年初,官惠民又考入陆军大学深造。1935年夏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军第4军任科长。冬,调任第90师团长。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此时,官惠民率部驻防贵州省内。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官惠民率部随军开赴淞沪战场。9月初,进入南翔阵地,投入罗店争夺战。

9月23日拂晓,日军在30架飞机支援下向第4军第59师阵地连续发动强攻,使第59师官兵伤亡80%左右。官惠民率部增援,战至黄昏,未能阻止日军的进攻,遂退至周家宅、尤梅宅之线坚守,同日军进行了多次恶战。

27日,日军分三路猛攻中国军队阵地,战斗极为残酷,官兵大量伤亡。危急中,官惠民亲自率领300余人向日军发起反冲锋,展开白刃肉搏,从而守住了阵地,至10月初,才奉命撤至嘉定附近休整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中旬,官惠民因功升任第90师第270旅少将旅长。所部奉命于嘉定县属之清水显一带设防。日军因层攻陈家行不克,改攻清水显阵地,企图从战术上威胁陈家行的侧背,达到最后占领陈家行的目的。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官惠民率部沉着迎战,数次打退敌人进攻,给敌军以沉重打击,坚守住了清水显的阵地。

28日,日军在飞机、重炮援下,向官惠民部发动疯狂攻击。官惠民亲临前线掩蔽部组部队进行反击。

激战中,官惠民左臂中弹,血流如注,部下劝其撤退,他笑着说:“敌我胜负,已取决于俄顷,何能因我受伤,而败此局!”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裹伤再战。

下午15时,日军飞机投下的两枚炸弹先后中掩蔽部,官惠民壮烈牺牲,时年36岁。

官惠民殉国后,广州报纸刊载了他的事迹。在第四军和华侨资助下,韶关市十里亭志锐中学设立了“惠民图书馆”,并由其妻陈仪女士主持,以纪念官惠民的英雄事迹。

1986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官惠民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官惠民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致敬抗战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