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关的队伍在山中显得有些疲乏,林彪手里捏着一个棋子,继续按自己的预定方针,走着预定的路线。他极为镇静,不受任何干扰。

辽沈战役结束,东北野战军80万人马立即分左、中、右3路开赴平津战场。先头部队已踏进了冀东大地,队尾还远远甩在沈阳。

1948年12月5日,东北野战军后尾3个纵队,再没有绕道走热河境内——这是预先测定规定了的路线——却沿北宁路直接插进山海关,大摇大摆地入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的行动终于暴露在了敌人的眼皮之下。

傅作义的飞机的侦察变得多余了,它们开始成群结队地在长城线上低低飞旋,轰炸,躲不及的队伍纷纷卧倒。

事前没有请示,事后来个报告,林彪给军委的电报上这样解释着:

“由于山海关以北地区及平泉至遵化这条路上人烟稀少,所过部队太多,同时我们大量军队经长途行军南下,每日每夜均有敌机侦察轰炸,已无秘密可言。昨已令我最后3个纵队经山海关入关。”

这几天敌机在长城线上狂轰滥炸,而在此之前敌机像无头苍蝇似的乱飞胡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接到林彪的来电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谴责违背军委秘密入关命令的东北野战军的首领们。谴责已经迟了。现在生米煮成了熟饭,最主要的是如何处理这“熟饭”。

毛泽东手里捏着电报来到了周恩来的住处说:“林彪没听招呼,5日已命令3个纵队由山海关入关。我军入关的意图一暴露,很可能把敌人吓跑。”

“敌人会从海上逃走。”周恩来说。

“这事我们需认真对待。办法还得我们想。”

“华北部队已经把傅作义的心肝35军牵在了平绥线上。我意,现在可以让东北野战军已入关的两个纵队协同华北部队进一步包围。这样一来,傅作义会不顾一切地从北平调兵西援,我们就可以争取时间,完成对平津之敌的大包围。”

毛泽东明亮的眸子望着周恩来:“好!就这么办。”

傍晚,入关的队伍在山中显得有些疲乏。林彪手里捏着一个棋子,继续按着他的预定方针,走着他预定的路线。他极为镇静,颇有点义无反顾、不受任何干扰的气度。

军委命令他的部队隔断平津,包围唐山,歼灭塘沽、芦台之敌。他却另有蹊径,下令要他的两个纵队赶往南口,歼灭敌16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伸出手,截住了林彪将要投下的这一棋子。走不得,打草惊蛇。

于是,一份电报发给林彪:“你们打南口的16军,在全盘中是行不通的。在平津之敌尚未隔断的情况下,你们打16军,并把其消灭了,那就逼使北平之敌早日逃至天津、塘沽。这对我们就地消灭平津之敌是不利的。

“天津之敌逃跑的主要危险是海路。因此,你们仍应静候后续兵力到达,准备实行隔绝平津,包围唐山,歼灭芦、塘之敌。”

林彪有几分恼火,他想不通:“我在战斗的前沿,还不明白哪里该打,哪里不该打?16军这种敌人战斗力小,一敲就掉。”

林彪固执得像一头犟牛,他给军委拍去电报,称:“我已令两个纵队全力向南口前进,抓住南口之敌,并防止北平之敌北援。”

林彪铁心了坚持自己认准的事情。电报中所说的两个纵队指3纵、5纵。

当这份电报放在毛泽东的桌头时,3纵、5纵已经疾进在去南口的路上了。还是老一套:先斩后奏。

毛泽东在认真地想着,林彪为什么非要把这一个棋子投放在南口呢?

毛泽东在地图前面徘徊,他有一双透视岁月篇章的瞳孔,他拨开了蒙在历史面目上的风尘。他不怕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两个纵队打南口,有没有可取之处?5纵队从东北方向直逼南口,倒是可以威胁北平、南口、怀柔诸敌。

可是3纵队呢?它到南口,就只能在平津间留下空白,逼使敌人逃往天津了。

毛泽东望着地图,没有表情,没有语言,只有思绪与思考。这是一个思考的夜晚。而思考总会伴随着某种意义上的痛苦,包括自己的判断失误。

突然擦亮了一根火柴,越燃越旺,他终于明白。领袖毕竟有博大的胸怀,毛泽东立即给林彪回电:“3纵不应去南口。理由另详告。”

5纵呢?毛泽东没有提。显然是默认了。他采纳了林彪的合理建议,修正了自己的疏漏。林彪服从了:留下5纵队按原定计划继续行进,3纵队改变了行军方向。

紧跟着那份简要的电报,毛泽东给东北野战军总部发去了一份长长的电报、详细地对平津战役的重心和兵力部署及歼敌先后顺序做了具体明确的指示。这就是后来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4卷中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一个将领之所以出色,不但在于他能不打折扣执行上级命令,更在于特殊环境下不机械执行命令,能审时度势做出自己的判断,甚至“违抗”命令。随着四野大军的入关,平津战役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