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血压和中风患者的不断增多,社会大众对血压控制和血管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

特别是进入夏季,血压波动加剧,补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普遍认为,钾的补充对血压和血管健康有益,但这究竟是否正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钾元素缺失的危害

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亦称作“生命的第一元素”,在肌肉、神经系统和血细胞中广泛存在。

众多研究已经证明,适量补充钾元素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和中风,而钾的过量缺失对人体的损害同样不容小觑。人体缺钾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01

感到疲倦

缺钾会降低耐热性和干扰代谢,导致心率异常和肌肉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食欲减退

低钾状态减缓肠道蠕动,引发厌食甚至恶心、呕吐和腹泻。

03

心律不齐和血压升高

心律不齐和血压升高也是常见症状,因为钾是维持心脏正常搏动的关键,钾离子水平异常都会影响心脏功能。

04

渗透压失衡

渗透压失衡可能导致心血管、神经和代谢系统受损,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肌肉系统异常

钾元素对于神经肌肉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蛋白质作用以修复受损组织,还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调控肌肉活动的神经冲动。

若肌肉系统中的钾含量不足,可能会引起肌肉无力;相反,过量的钾摄入可能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06

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钾离子对于糖分和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同样不可或缺,缺乏钾离子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日本滋贺医科大学的研究发现,食用富含钾的食物,例如柑橘和香蕉,能够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维护心脏和肾脏健康。

人体内大约含有150克钾,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钾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研究指出,血液中钾元素的减少量若达到0.5克,可能会危及生命。

02

这些因素可导致低钾血症

那么,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血液中钾元素的过量流失呢?

01

大量出汗

大量出汗会导致钾离子随汗液排出体外,同时,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也需要钾的参与,因此,大量出汗可能引起血液中钾含量下降。

02

摄入过多的含钠食物

摄入过多的含钠食物可能会影响钾和钠的平衡。当钠含量增加时,可能会导致钾的流失;相对地,钾含量增多则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

每天若摄入超过2000毫克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上升,并导致血液中的钾流失。

适量摄入钾有助于对抗由高钠引起的血压问题,并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应当注意控制高钠食物如芹菜、莴苣和蔬菜水果干等的摄入量,适量食用南瓜、土豆等含钾较高而钠较低的食物。

03

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水杨酸盐类解热镇痛药等,会促进钾的排泄。

而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促进血细胞生成的药物则可能导致钾从血液向细胞内转移,使血钾水平下降。

04

腹泻

腹泻减少了对小肠中钾的吸收,同时由于腹泻引起的血容量下降,会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加,这不仅会增加尿钾排出,也会增强结肠分泌钾。

若每天排泄量超过1升,即大约五次左右,应引起注意,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05

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如高血糖患者,高血糖不仅可能促进钾的排泄,而且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钾从血液转移到细胞内,引发低钾血症

03

钾元素的补充

需遵循科学原则

钾元素的补充需遵循科学原则,不可随意进行。过量摄入钾可能引发高钾血症,带来意识模糊乃至生命危险的严重后果。在补钾时,我们应牢记以下几点原则:

01

适度补充

通常建议每日摄入2克钾元素,若想预防慢性病,建议提升至3.6克。

02

饮食补充优先

面对缺钾状况,虽然可以通过药物或针剂补充钾,但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通过食用富含钾的食物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例如,蔬菜中的菠菜、苋菜、青蒜、大葱、蚕豆和山药;粮食中的荞麦、玉米和红薯;以及水果中的香蕉和西瓜,都是钾的良好来源。

补钾的优选搭配:酸奶加松子

酸奶含有益菌,有助于维持菌群平衡,减少钾流失,而松子则富含钾。将两者结合食用,是补钾的佳策。

此法也适用于腹泻初期,但若腹泻严重,则应及时就医。

03

补充钾同时注意补充镁

镁元素的缺乏会影响钾的吸收,确保体内镁的充足同样重要。每日摄入330毫克镁元素为宜。等食物中镁含量丰富。

补镁的良配:小米加燕麦。小米和燕麦均是镁含量较高的杂粮,燕麦还含有较多钙元素,钙镁同补,效果更佳。

来源:健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