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泰兴数据筛查锁定“网络大灰狼”

法治日报记者 丁国锋 通讯员 程婷 季文生

近日,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小丽被侵害一案时,将其手机电子数据放入“网络猥亵大数据筛查模型”中筛查比对,数分钟后,模型即标识出小丽的聊天记录触发关键词及实景图片规则的高频聊天对象,承办检察官核查后发现确有猥亵儿童犯罪发生,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循线追踪抓获隐藏在网络另一边的“大灰狼”栾某某。栾某某到案后,在证据面前,很快如实供述了所有的犯罪行为。

能将栾某某这个“网络大灰狼”抓住得益于由泰兴市检察院研发的“网络猥亵大数据筛查模型”的精准筛查,而打造该模型也是源于一起“隔空猥亵”案件的办理。2022年8月,泰兴市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小玉被侵害一案时,承办检察官李玲在审查受害人小玉的手机电子数据时,发现了数条言词不堪的聊天记录和色情图片。

“仅仅就这一个‘大灰狼’吗?”看着11.3GB的海量电子数据,李玲陷入沉思。通过重新梳理小玉手机电子数据勘验笔录,历时56天、翻阅数千条聊天记录,检察机关发现小玉先后被5名网友引诱和“隔空猥亵”。后检察机关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立案监督,警方分赴5地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

近年来,泰州市检察机关办理了多起“隔空猥亵”案件,由于这类案件的特殊性,案件被害人一般不主动提供相关线索,犯罪嫌疑人查找难,且取证难度大,固定证据难。“小玉那起案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电子数据筛查,耽误了太多时间,还有可能遗漏了其他犯罪嫌疑人,当我了解到条线上在办理此类案件也存在同样困难时,就觉得该有所行动,解决这一问题。”李玲说。

为此,2023年11月,泰兴检察院针对这类案件中人工比对电子数据费时费力且易疏漏的问题,研发网络猥亵大数据筛查模型,在实战中运用并检验、升级完善该数据模型。同时,与公安机关共同分析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中被害人手机电子数据等录入模型系统,从中提取关键词,总结出社交关系交集、交易、实景图片三种社交规则,再通过模型单独或叠加运用碰撞筛出更多相关线索。

经检察机关核实后,再开展法律监督、线索移送、分析研判等工作,对查实确有证据证明存在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及时进行检察监督。如小丽一案,检察官就是通过模型进行关键词搜索筛选将藏在网络另一端的栾某某“揪”了出来。

泰兴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何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研发数字模型不是为了替代检察官的工作,而是将检察官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数据赋能检察监督,更准更快更早在前端斩断网络里的“隐秘黑手”。投入使用以来,已借助模型立案监督1人,追捕2人。同时,依托该模型搭建性侵未成年人人员库,对1名“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的培训机构老师依法建议适用终身从业禁止令,获法院判决支持。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