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的广袤天地中,“雅正”与“平正”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又相互交织、彼此呼应。

何谓“雅正”?

南宋词学中的"雅正"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正南渡后带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崇正”理论。

从根源探究,它展现出一种典雅纯正的韵味,强调书法风格的高雅正统,是对传统审美标准和文化内涵的执着坚守。

就其理论特征看,"雅正"说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理论,而在于匡正词坛中那些偏离正统的现象,那种对“正统”的崇尚意味浓厚到极致;

就其学术倾向性看,"雅正"说颇同理学领域中的"道统"传承,不仅有着"定于一尊"的"正统化"词学痕迹,而且有着类似理学"道统"的清晰的传承统系.

仿佛一条绵延不绝的文化脉络,串联起历代书法的精华与传承。

柳公权《玄秘塔碑》:骨气洞达,刚健中蕴含着雅正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公权《玄秘塔碑》:骨气洞达,刚健中蕴含着雅正的气质。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体严谨工整、平正峭劲,有典雅庄重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体严谨工整、平正峭劲,有典雅庄重之美
赵孟頫《胆巴碑》:笔法圆润遒劲,结构端正严谨,尽显雅正之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孟頫《胆巴碑》:笔法圆润遒劲,结构端正严谨,尽显雅正之韵。

何谓平正?

“平正”,则是书法结构中的关键要素。 而所谓“平正”,即常言的“横平竖直”,这是点画结构的基本原则。然而,这里的“平”并非绝对的水平,而是带斜势的平。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横画真正画得平了,由于眼睛的错觉,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所以横画必须稍带斜势,但又不可斜得过分。谓竖直,就是每一个直画,要保持真正的直挺,不可有歪斜倾侧之态,除非如“门”字的左直或“亻”“彳”等的直画有特殊规定。

沈藻楷书《橘颂帖》:这幅作品点划圆润平正,风格婉美端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藻楷书《橘颂帖》:这幅作品点划圆润平正,风格婉美端秀

总的来说,“雅正”和“平正”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审美标准,都强调的是一种高尚、文雅、纯正的艺术品质。在书法、文学、艺术等领域,艺术家们通常会将“雅正”和“平正”相结合,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