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物尽南海

南海是大顶苦瓜、秋茄
吊丝丹笋、朗沙笋
粤菜名食材重要产地

六月至八月

南海优渥的水土使得竹笋满林生

正是吃笋的好时节

趁着周末

南小游带你寻味南海、禅城

享受口感清甜、味鲜无渣的鲜笋

开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海狮山朗沙笋

每年端午前后

外表金黄,内如玉琢的朗沙笋

不少广佛等地的吃货特意前来

南海狮山“甜笋之乡”朗沙寻味

只为那一口鲜甜

数百年来,食饮识食的南海人

研发出笋的多种做法

炒、煮、焖、煲样样齐

笋粥、蚝油笋、白焯鲜笋

牛腩焖笋、冰镇笋……

上百款菜式,每一样都是“笋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笋丝花生鱼蓉螺肉粥

在南海狮山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未吃过笋粥,未到过狮山

绵滑的笋粥加上提鲜的鱼蓉、螺肉

鲜、爽、甜!

连南小游都忍不住吃完一碗接一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笋花螺焖鸭

鲜笋吸味能力极佳

油润鸭肉的惹味快速深入竹笋之中

令笋的味道更加鲜甜可口

好吃又下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蚝油笋

越是基本的菜式

越是考究真材实料

蚝油笋便是这样一道菜式

浓郁蚝油+鲜甜竹笋

越吃越过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道道“笋嘢”

由新鲜现挖的朗沙笋烹饪而成

每一口都带着清香和鲜甜

还有牛腩焖笋、笋丝炒米粉

白焯鲜笋、牛肉炒笋多种菜式

等你来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味指南

南海林岳吊丝丹笋

南海十大本土食材

“笋中之王”的林岳吊丝丹笋

中间弯曲,成烟斗状

多以个头大、颜色白为佳

以细嫩、爽脆、无渣的口感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海桂城林岳“吊丝丹”美食大赛

将于6月22日精彩开锣!

“吊丝丹”厨艺PK+现场品尝+美食地图发布

届时一起来食笋嘢吧

炸、灼、焖、煮……

正所谓一笋21味

吊丝丹笋的各式美味吃法

抢先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笋

冰镇过的吊丝丹笋

最具原汁原味

入口冰凉脆甜,充满夏天的感觉

沾上芥末酱油,竹笋的冰凉脆甜

和芥末的辛辣刺激在舌尖碰撞

营造出一种奇妙的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笋焖鲫鱼

出名肉质鲜甜的鲫鱼

搭配爽口清甜的吊丝丹笋

可谓美味加倍

出锅时,竹笋浸透了鲫鱼

汤汁呈现奶白色,十分香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笋鸭汤

广东人的饭桌

怎能少了热气腾腾的靓汤?

把竹笋熬成汤后加入鸭肉

汤色十分醇正,飘香四溢

这道菜适合消化不良的人

还可清热解毒,食用价值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

吊丝丹笋还能制作出

咸蛋黄焗笋酸笋蒸鱼头

酿竹笋、笋丝鱼茸螺粥等菜式

欢迎各位食客大家前来品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味指南

禅城张槎沙口笋

端午前后,雨水充沛

张槎沙口笋正值生长的黄金阶段

沙口笋外形头大尾小

中间弯曲成烟斗状

外表金黄、内里雪白

带着淡淡的竹子清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口感清甜、味鲜无渣的特色

沙口笋美名在外

甚至在1972年入选国宴

用于招待访华外宾

被誉为“佛山第一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笋最重要新鲜

将从地里挖出来的沙口笋

洗切下锅汆水

上碟摆盘,配上酱油碟

最原始的白灼鲜笋就新鲜出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土鱿过油锅后爆炒

加入汆水的笋段丝瓜 猛火翻炒

色香味俱全的鲜笋炒土鱿就上碟了

竹笋有助于消化

鱿鱼则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

两者结合不仅美味

还富含丰富的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鲜笋肠粉、鱼蓉笋丝粥

蟹籽笋饺、鲜肉酿笋、冰镇鲜笋

美味不容错过

寻味指南

禅城南庄灶沙笋

在禅城绿岛湖片区

坐落着一个盛产竹笋的村落

——灶沙村

由于靠近东平河边

水汽充足且土地呈沙质较为松软

因此产出来的灶沙笋肥润、清脆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分钟送到农庄

从采摘到食用在3小时内最佳

爽脆、清甜,不加任何调味料

感受笋肉在口腔咀嚼迸出的汁水

吃完后无须吐渣

这就是灶沙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蚝油焖炒

搭配五花肉爆炒

与鸡或鱼一同焖煮

或是 香甜的鱼蓉笋粥……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烹饪

都令人食指大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味指南

(紫洞灶沙村村口新围鱼塘旁)

朗沙笋、吊丝丹笋

沙口笋、灶沙笋

各种“笋”嘢已进入最佳赏味期

快带上家人朋友

一起来尝鲜吧~

南海旅游微信编辑部

来源:佛山新闻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张槎微新闻

编辑: 李颖薇、孔达然、赖沅贝、温秀妍

审校:温爱霞、杨洁怡、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