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麦客 图 | 网络(侵删)

大家好,我是麦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裁员这事,但凡职场人都不想遇到。

但是,这事又是我们始终无法绕过的,你不看它,不代表着它不存在。

既然绕不过,不妨聊一聊。

裁员,如果公司走到了这一步,请相信公司已经做过充分地权衡利弊了。

商业世界,无外乎是利润与成本在主宰整个系统。

对应这两点的常规操作,一般就是:开源与节流。

既然要裁员,说明企业的利润已经承受了不小的挑战,可能开源的速度已经无法很好地应付成本的支出。

那么,节流是必然的,并且需要大幅度的节流。

企业节流,其实是有很多方法的,我是做相关领域工作的,像提高人效,减少浪费,疏通内部流程等等都可以做。

但是,一旦到了动Headcount(人头)的地步,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这事一定不再是外科手术式的战术行动,而是大改大动的战略性决策了。

既然是战略性的选择,那是非做不可的。

毕竟,企业的战略不会天天变的,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一年也就那么几件。

所以,如果不幸遇上这事,尽管你我都很难接受,但要明白的是:

首先,理解公司的难处。

其次,别把这事的原因迁移到自己身上。

再者,争取获得应得的最大权益。

02

但是,从某些角度看,裁员这事,有时候真不见得是坏事。

先讲个我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这事虽然有点历史了,却一直让我印象很深刻。

我有一前同事,毕业后加入摩托罗拉做测试工程师,当年摩托的地位基本就是今日的苹果。

但是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2012摩托罗拉被收购,公司没了,但是人家大外企的品可一直在线,该怎么赔怎么赔,这同事拿了N+2走了。

那几年是外企的黄金期啊,工作机会很多,这位转身就入职了上海贝尔。

结果,2年后又逢贝尔裁员,这家伙又出现在名单里,拿了个N+3走人。

再后面他又去了另一家公司,因为履历还不错,所以新公司也还不错的那种,但不知什么原因,好像是被国内资本收购了。

"倒霉"的他,又又又拿了一次遣散费,再度N薪走人。

这位仁兄工作时间比我短,奈何人家入职起点高,再加上接连的裁员助力,同样工作了几年,他兜里存款可比我多多了。

所以人家早期买房什么的基本无压力,房子买得早,正好又踩上了一波房市周期,一下就累积了不少资产。

那段时间和他聊他的发家史,唯一感谢的就是:裁员。

虽然这种小概率事件,可能不多。

但是,某种情况下,裁员,有时候是种意外来财的方式。

03

裁员,对于个人的发展,有时候属于灵魂一击的点金术。

是把那些在岸上观察犹豫的潜力股,丢进水里逼迫式成长的的那一脚。

我们在一个公司呆久了,特别是不太卷的外企,人的状态往往会趋向保守,因为不用太用力,也能把事情做好,也能把生活过得还好。

久而久之,人的潜力可能就被埋没掉了,就像我们常说的温水煮青蛙,想跳都跳不动了。

主动的拉动力不在了,只能靠强行的推动力了。

裁员,有时候就是这个推你向前的力量。

被裁的结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让你感受到痛苦,甚至感到绝望。

而人往往只有到绝望的那一步,才会真正思考自己要做什么。

要如何走出泥沼,必须要拨开周围那些自己给自己堆起来的杂草,看看,光亮在哪里,路在何方。

我有个朋友,以前是一家传统制造业的销售经理,在岗位上干得还行。

后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决定进行裁员的方式降低成本,这时候销售团队往往风险很大,不幸的是他就在裁员名单里,尽管拿了赔偿,但终归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公司。

裁员让他一蹶不振,但是痛定思痛后,他决定从低谷走出来。

因为他意识到尽管自己离开了平台,但昔日的能力和特长还在,不如搏一搏。

就是上梁山,也要上这一次,因为确实也没路可走了。

于是他盘点了自己的销售经验和人脉资源,另起炉灶,开了一家销售服务公司。

凭借多年的经验和人脉积累,公司慢慢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站稳了脚跟。

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不错的规模,是我们眼里的成功人士了。

04

作为职场人,裁员是永远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谁也没办法保证公司永远赚钱,那些百年名企,那个没有过九死一生的危急时刻呢。

有时候,刮骨疗伤也是没办法的。

有人批判公司:赚钱时把人当资源,不赚钱时把人当成本。

这话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

在职场里,除了GWY铁饭碗外,应该说没有哪个企业,无论是国央企还是外企民企,都不能保证一辈子雇佣你。

合同式的雇佣关系,就意味着在遇到市场不利,公司危急时刻,每个人都有面临这个问题的可能。

05

但话说回来,不管是主动离开还是被动裁员,都要心态放平。避免在事情发生后,慌慌张张,无所适从,是最重要的。

工作里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始终交付保质保量的结果,不浑水摸鱼。

生活里做好风险管理,量入为出,不寅吃卯粮。

在工作与生活的间隙里,经常自我充电,不固步自封。

才能以最好的准备应对任何不利局面的突然来临。

当然,现实一点,最重要的是,裁员时要争取拿到所有该有的离职赔偿。

假如公司已尽到了最大限度的雇主责任,赔偿到位了,作为职场人,该分手就分手吧。

在新的地方,重启美景,再续新的良缘就好。

裁员,也许是塞翁失马,焉知是福。

汝之砒霜,怎知不是吾之蜜糖呢?

共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 点赞,转发,在看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