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赡养老人、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近日,宣恩县人民法院受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在调解中修复了岌岌可危的亲情,有力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又是一年母亲节,各地节日氛围浓厚,不少快递小哥都带着鲜花在路上疾驶,随处可见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身影。

年迈母亲意外受伤

节日氛围还未散去,会见室内,一位中年男性正流着泪向法官诉说自己的遭遇。

“我外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现在只有两个人愿意分担部分医疗费用。”说话的是王婆婆的外孙施某。

95岁的王婆婆与丈夫共同生育了七个子女,丈夫去世后,王婆婆一直随三儿子一起生活。2024年农历新年期间,王婆婆被接往其他子女家过节,不慎受伤,外孙施某开车把王婆婆接往恩施市住院治疗,并与其幺舅先行垫付了王婆婆的医疗费、护理费、生活费等。

因一直未弄清楚到底何时何地受伤,大家都不愿意承担王婆婆受伤后的费用。此时

王婆婆住院已有三个多月,施某及其幺舅无力继续承担,故王婆婆将七个子女起诉至法院

法官进村送达传票

为寻求调解机会,法官走访几位子女家中,现场送达传票,得知现实情况更加复杂。

老人的七个子女或居住农村,或在外打工,经济状况不佳,且大都为老年人,平时走动少。受农村习俗影响,大女儿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赡养是儿子的事情,她现在也没有经济能力承担,更有人拒收法院传票,只能在

村委帮助下辗转通知。

“之前我们也有组织过调解,但是没有成功。”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

随后法官又通过电话沟通联系,大家一致表示,谁把母亲弄伤了就把母亲治疗好,以后还是由三儿子赡养,其他人有空去看看。

庭审现场修复亲情

开庭当天,七位子女都陆续赶到法院,庭审时间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了中午14点。

休庭阶段,子女们七嘴八舌地围上法官。“我们家庭情况也不好,屋里还有人要照顾,实在出不了这么多钱”,“我有高血压,吃药看病也是一大笔开销,再说也不是我们把母亲弄伤的”,也有人询问庭审什么时候结束,自己要去接孙儿。

“人呐,都是顾下的。”法官的一句恩施方言,让在场儿女瞬间沉默不语。

忙着后代的事,却不愿意照顾父母,是一种严重的亏孝。

“你们的妈妈已经95岁了,身体状况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难道你们想让她一个人继续在医院待下去吗?”

法官进一步

从“情、理、法”做思想工作,从中华民族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讲到现实生活中父母为子女的奉献,告诉其子女赡养父母是应尽的法律义务,积极劝导各方消除对立情绪,为修复亲情作出努力。

“这个医疗费我们摊。”

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儿女们签订了调解协议,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也纷纷为之前的行为感到后悔

“母亲节接的案子,父亲节前处理完毕,也算是圆满了。”一旁的书记员默默念叨。

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是回报养育之恩,是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定强制性义务。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切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遗憾。

供稿|民 庭

编辑|田家宁

审核|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