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落下帷幕,随之而来的就是各院校招生的战鼓已经敲响,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各大高高校在“抢人”这件事上,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高校对生源的执着,本质上也是为了院校的长久发展,如果院校的录取最低分遭遇了滑铁卢式的下跌,势必会对学校声誉产生严重的影响。

热门专业自然不必多操心,关键就是冷门专业这块。即使是清北、华五这样的高校,如果冷门专业彻底被考生和家长们抛弃,那对院校的最低分数线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底线?交大、复旦、同济推出“专业任意转”,高分专业成牺牲品

可冷门专业的问题就在于——就业前景太差了,冷板凳坐久了,想一下子就热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院校的目标也很明确:挽救冷门专业就业任重道远,当务之急是保住院校录取最低分数线,于是院校纷纷将目标放在了“转专业”的门槛上,让考生能为了院校心甘情愿地“冲一冲”。

以往的转专业政策想必一些家长也有所了解,对学生的成绩要求比较高,一般取前百分之几,而且还会有不能挂科,甚至平均分等多项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今年的各大高校为了保住“最低分”的颜面,可谓是毫无底线可言了,先是上海高校率先出击,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各自推出了自己的转专业政策,底线方面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以前的挂科是转专业的禁忌,现在这一要求也被剔除了,真正实现了“专业任意转”,除此之外,同济大学以更无底线的政策,和上交、复旦打起了“生源保卫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济大学不仅中外合作可以自由转出,就连文科也可以转到理工科、医学类专业,而且不仅大一、大二可以转专业,到了大三还可以转专业。

这已经不是底线的问题了,简直叫人叹为观止,真的为了抢人、保线,不管不顾了吗?按照同济大学的宣传显示,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共有7次转专业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如果学生报考同济大学,你完全不用为专业问题发愁,更不用担心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你只需要大胆往前冲,填上服从调剂之后,收到录取通知书,管他什么专业,反正上了大学转到哪都没限制。

对于同济而言,这样的无底线转专业是为了更加绝对的竞争优势,其实复旦和上交大也是如此,这两所高校的生源首要竞争对象是浙大,不在冷门专业上花点巧思,优质生源流出严重,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持续下降,对院校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家长也不是傻的,首先就质疑其合理性:院校这样安排,看似是给了学生保障,但让高分专业如何自处?谁还会以高分报考热门专业,高分热门专业显然沦为 了竞争生源的牺牲品。

再者,现在的承诺无凭无据,到时候真的听信院校的宣传,服从调剂到冷门专业,录取之后想转专业学校再搬出一堆“暗礁”限制你,到时候真是有苦说不出,真的沦为“冤大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校对发展和生源的挽救,虽是无奈之举,但也得合理规划,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挽救最低分数线,恰恰容易让院校风评变差,长久以往优势学科沦为牺牲品,冷门专业的就业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才是得不偿失的局面。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