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章丘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章丘区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分别获评济南市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6月12日,济南市迎来首个“海右人才日”,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海右人才节”。活动期间,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2023年度济南市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章丘人才工作走在了济南前列、澎湃出创新热潮。

走在前,源于干得实。人杰地灵、近悦远来的章丘从来都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并通过持之以恒推进人才生态建设,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强磁场,书写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进人才定好位

当前,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县域来说,一味追求高学历、高层次,容易造成“水土不服”。对此,章丘有着清醒的认识:引进人才不是为了攀比炫耀,而是为了赋能发展;引进人才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才尽其用。2023年,新入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产业人才8人、海右产业领军人才15人,新引进外国专家42人、全日制博士65人……翻开章丘人才引进的成绩单,每一项引才举措都与各级战略同频共振、与发展实际高度契合。

向外看,章丘地处省会经济圈核心圈层,积极响应省委提出的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战略,以打造“章丘重要节点”为己任,依托齐鲁科创大走廊,链接驻济驻章高校、外部高成长企业两大资源,创建明水经开区产教联合体、章丘中小微企业先进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引导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在济南市人才发展格局中发挥了带头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内看,这里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这里高端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四大产业集群高速发展,建有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刁镇化工产业园两个沿黄合规园区,工业企业6700多家;齐鲁科创大走廊沿线布局了13所高校,建有龙山人工智能谷等八大科创平台,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等科创项目相继落户……中国龙山、泉韵章丘,既有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更如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

结出丰硕果实的,一定是肥沃的土壤。农业产业增量增质、传统产业创新创优、新兴产业集约集聚、未来产业乘时顺势、文旅产业提标提效……深知人才重要性的章丘,把人才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到“揽才实招”接连出台,都以最大诚意与广大人才互相成就、携手共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人才挑大梁

青年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变量。得青年人才者,得未来。据统计,2022年以来,章丘累计引进大学生2万余名。其中,青年博士超100人,全日制硕士超2000人,包含智能制造、新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这反映出章丘的“大人才观”:立足区域特色,深挖发展潜力,分类招引人才,构建完整的人才支持“谱系”。

三年来,章丘高校毕业生留章比例一路上扬,画出了一条漂亮的上升曲线。今年,驻章高校应届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去向的有约1.5万人,其中在章就业的约1000人……章丘具备高密度科教资源,拥有13所高等院校、15万高校师生。经过数载的朝夕相处,大学生与章丘的黏度不断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章丘的吸引力不止于此,还有满满的诚意。去年以来,章丘组织超300家企事业单位,采取“外出引才”“揭榜挂帅”“科技副总”等形式,赴全国高校院所广泛引才聚智。比如,帮助大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泰山学院房桦博士,并与本地青年创业人才王士成合作研发视觉识别技术,实现装备和技术优势互补,达成了2000万元的技术合同意向。

与此同时,章丘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探索“以赛代评”“企业自评”等新型评价机制,自主评价单位达到63家,评价技能人才260人,评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级专技人才42人。高质量办好创业大赛等赛事,2023年推荐项目获得济南市双创大赛决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创历届大赛最好成绩。2023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5家、专家工作站2家,“山东章丘番茄科技小院”入选国家级科技小院,产业承载能力提升,集聚人才成效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持人才当主角

人才,对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开才路的同时,考验的恰恰是党管人才的韧性。章丘始终秉承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谦逊态度,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使人尽其才的触角不断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阳,江苏徐州人,34岁,高考报考了山东农业大学,来到了山东。毕业后的创业第一站,选择了德州市夏津县。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当地的交通和区位短板成了困扰聂阳创业的心病。“后来,得到章丘的盛情邀请,2021年把企业迁到了章丘。从一开始,章丘就帮我们协调土地,协调水、电、路,做到了保姆式、管家式的服务。”如今,创立的山东三生万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文祖街道建起百菇园项目,占地100亩,借力济南建设“北方种业之都”,开展菌种繁育,一期产能300万袋,二期计划产能600万袋,可满足章丘及周边6000亩食用菌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创新创业人才“急难愁盼”,帮助种子期的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在资金、要素供给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帮助成长期的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在规范培育、股权融资、上市辅导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帮助领军人才协调落实配偶就业、子女随迁和入学就读,消除后顾之忧;设立人才综合服务专窗,提供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人才竞争,背后是人才生态的竞争。章丘下大力气帮助青年才俊打开成功之门,优化人才生态,让才露尖尖角的“小荷”获得蓬勃向上的力量,听到拔节生长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才选择一座城市,也是为了生活;留在这座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章丘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旅资源,打造了一个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城市形象。去年以来,明水古城凭借泉水文化、儒商文化、清照文化持续引爆国庆、春节、五一等小长假期间火热的文旅市场,正是城市活力的体现。章丘大葱、黄家烤肉、龙山豆腐,章丘美食天天换着样儿吃不腻;游乐园、商业中心、湖光山色……章丘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赛会经济、电商经济,发展生态游、网红游、研学游,用一种生活,让人们爱上这座城市。

如今,各类人才不断涌入章丘已成事实,一场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在这里持续上演:明泉集团46岁的电气技师曹帅,完成10万吨、30万吨甲醇等重要项目的电气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工作,获评“齐鲁首席技师”。41岁的乡村创业人才张亮,在相公庄街道创立山东欣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集蛋鸡养殖、品牌蛋销售、电商、研学、采摘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项目,入选“齐鲁乡村之星”。32岁的创业人才张立楠,创立并领导港铁航旅(山东)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旺旺集团、福瑞达生物等100多家企业合作,解决3000多家企业用工难题,获得“山东省创业大赛劳务品牌组创新创业之星”等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8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148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1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4家……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奔赴章丘、留在章丘,成为这座城市未来的共建者。章丘也正在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升级、项目深化攻坚、创新引领发展、全域乡村振兴、文旅名城突破、民生保障改善“六大行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创新产业集群,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让创新的基因加速融入产业发展的“血脉”。

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让城市焕发出更强的发展活力。如今,各类优秀人才齐聚章丘、竞相奔腾,171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机勃发。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段婷婷 通讯员 孟凡庚 张波田 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