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质量与影响力不言而喻。而《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作为一项权威的学术评价成果,不仅为学生选择优质专业提供了参考,更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方向,其价值和意义深远。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包括39所985工程大学,116所211工程大学。此外,还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和各省、市、自治区属重点大学。

虽然高校有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重点大学和省属重点大学的区分,在各所高校的学科实力上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直接看到。

当然,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可以管窥我国2820多所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6月13日,随着《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的发布,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状况,思路更加清晰。《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表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该排名有助于学生和家长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水平。

A+专业代表着该领域内的顶尖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最前沿的学术知识。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排名结果,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从而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具竞争力。

第二,对于高校而言,A+专业数量排名不仅是对其教育质量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高校可以通过分析排名结果,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和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同时,排名结果也可以作为高校招生宣传的重要素材,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还具有深刻的、广泛的社会意义。

排名向社会传递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信号,展示了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和实力。这有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学者来中国学习和交流。

《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选择优质专业的参考,更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方向,同时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影响力。其价值和意义不仅体现在教育领域,更关乎国家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的全局。

那么,中国C9院校的A+学科呈现出哪些鲜明的特点呢,请随着我们一起来分析和研究,以便及时揭示中国高校的专业发展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北京大学A+学科数量呈现一枝独秀、断崖式领先的特点

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中,北京大学的A+学科达到了100个,100个A+学科,这个数字真的非常圆满。

由于60个、70个、80个、90个A+的院校均没有出现,只有清华大学拥有59个A+类学科。北京大学比清华大学的A+类学科,多出了41个之多。

因此,北京大学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中,呈现出一枝独秀、“断崖式领先”的特点,令人称道。北京大学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全国高校第一位,与A+类学科数量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跃居全国第三位,进步神速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A+类学科,达到了50个。虽然比北京大学少了整整50个,比清华大学少了9个,但是,比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都要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这一表现,自然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拥趸们”的高度赞赏。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全国理工科高校,工科实力很强,只是因为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影响了本科招生,对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

不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招生形势非常好,这是家长们、考生们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办学水平和学科实力的高度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4所高校旗鼓相当

从《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来看,上海交通大学与浙江大学都拥有44个A+类学科,排名并列全国高校第五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也拥有A+类学科43个,排名全国高校第七位。南京大学拥有41个A+类学科,排名全国高校第八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的A+类学科数量来看,四所高校旗鼓相当,实力非常接近,反映了这四所C9名校的学科实力和综合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呈现出“落伍”的趋势,值得注意

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学拥有24个A+类学科,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十七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华东五校”之一,只拥有23个A+类学科,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十位。比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少了21个A+类学科。比复旦大学少了20个,比南京大学少了18个,与“华东五校”渐行渐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实行的是“小而精”的“精品教育”,每年招收的本科学生数量,仅有1900余人。其本科专业数量也比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要少得多。这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科A+数量的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们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全国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A+类学科,均为31个,并列全国高校第一位。

浙江大学拥有19个A+类学科,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并起并坐,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各有12个A+类学科,排名并列全国高校第五位。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11个A+类学科,排名并列全国高校第七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9个A+类学科,排名全国高校第八位。西安交通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均有5个A+类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十三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从学科绝对实力的角度看,全国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数据,更具有权威性。而《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A+专业数量排名》,只能提供给老师们、网友们、家长们和考生们参考。

请您注意,不要把软科的排名绝对化,这样,我们才能够理性地看待全国高校的学科实力,在高考后选择院校和专业时,我们才会更加坚定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