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先问一下大家,你们结婚都有选日子吗?或者是假如你要结婚了,会注重是哪个日子吗?

结婚这样的重要事情,估计大多数人都会为了图个吉利,图个好兆头,都会提前选一下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小编的堂弟来说,当时他们两个人结婚,还特意花了几百元前,找一个我们当地很有名气的“老师傅”挑的日子。我们这些人都说贵了,但是他们却说结婚就一次,挑选个好日子值得。

其实结婚选日子,也未必需要花钱找老师傅,在我国民间择日的话,其中就有七个日子是不宜结婚的。并且在民间还有着“结婚最忌穷日”的说法,那到底什么是穷日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杨公忌日”不宜结婚。

“杨公忌日”估计但凡年龄大一点的人都有听说过,也叫它“杨公十三忌日”,这是根据古代历法等推算出来的,相传它是风水学大师杨筠松所定的,即一年中有13个不吉利的日子,其中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和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十三个日子其实特别好记,只要记住了正月十三日,然后后面不管大小月,都是前一个月往前推两天就行。在古代认为杨公十三忌日是“百事忌”,在这些日子里,人们认为诸事不宜,结婚更是大忌。

二、破日也不宜结婚。

破日在古代历法中指的是与月建地支相冲的日子,它在老黄历中属于12值神(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之一。

破日的“破”就是破坏、破损、破败的意思。这种日子通常被认为气场不和,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因此在破日,一般不能进行结婚、相亲、上任、开业等一切吉利的事情。

不过,逢破日也并非百无一用,它适合进行拆房、分手、离婚等事情,也就是说破日利于凶事,不利于吉事。至于一年哪些日子是“破日”,通过万年历是一看便知的。

三、四离之日也不宜结婚。

在一年中有12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也就是整年是24个节气。但是古人把24节气又分为四季,而四离,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认为这四离日离绝之气甚重,诸事不宜,更忌结婚。这是因为这四个节气都是季节转换的节点,气场不稳定,容易对新人造成不利影响。

四、男女双亲的生日那天也不宜结婚。

也就是男女双方的父母的生日,也是不宜选来当做结婚的日子。

这主要是出于尊重长辈和避免冲突的考虑。在传统观念中,父母的生日是家庭的重要日子,应该尽量避免在这一天举办婚礼,因为父母的生日,是要子女尽孝的日子。

如果选来结婚,就会忽视父母的感受,认为是对父母的不孝顺。而且结婚这样的大事,以后还有结婚纪念日,每年都是父母的生日的话,婚后的日子就不可能遇到一些矛盾了。

五、清明、端午、中元节期间也不宜结婚。

这三个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祭祀和纪念意义。在这些日子里,人们通常要祭拜祖先和神灵,因此不宜举办喜庆的婚礼活动。

特别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日子还是杨公忌日,同时它又是五月的第一个“毒日”,是毒月、毒日,所以更是认为不宜结婚。

六、守孝期也是不宜结婚的时期。

守孝期是指家中长辈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子女需要在家守孝、尽孝。在这个时期内,结婚被视为不孝之举,因为这会分散子女的精力,无法全心全意地尽孝。

在古代,守孝期一般为三年,但现代社会已经缩短为一年,有些地方则是半年了,因此在这个期间也是不宜结婚的。

最后,我们来谈谈“结婚最忌在穷日”这一说法。

这里的“穷日”是指农历每个月份的最后一天,这些日子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古代把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称之为穷日,也叫“晦日”。

在一年中有12个晦日,其中正月的晦日是最重要的,也被称之为“首晦”,在过去就有扫穷、扔穷等传统习俗。

因为穷日代表结束,而结婚意味着组成新家庭的开始。一个结束,一个开始,在人们的眼中互相冲突,所以在选择婚期时,人们通常会避开这些“穷日”。

总的来说,“结婚最忌在穷日”这一说法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间对婚嫁习俗的重视和尊重。在过去结婚的习俗多,讲究也多,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要有“三书六礼”。

三书是指聘书、礼书和迎书,而六礼则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可见当时对其重视程度,而择日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六礼”中的“请期”,即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这些规矩了,但是结婚毕竟是人生大事,还是慎重点好,遵守传统,避开一些特殊的日子。这些习俗和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