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的家乡又上新闻了,每次看到家乡的新闻总是忍不住要点进去,而这次也不是什么好事,就是家乡爆发了虫害,而罪魁祸首就是“鸡公虫”。

相信部分的网友也看到视频了,就是在湖南益阳桃江县局部爆发了“鸡公虫”,遍地都是,果园里、菜地里都是这种虫子,而且它的危害还不少。

在短短半天的时间内,就能把一棵树的树叶全部给啃食掉,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什么是鸡公虫,它又有哪些危害呢?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公虫”是什么虫子?

这种被当地农民称为“鸡公虫”的昆虫,实际上是一种名为红头芫菁的害虫。这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昆虫,以群聚的方式出没,一出现往往就是一大群,而且它们很活跃,善于跳跃,咋一看像极了萤火虫,但是却比萤火虫个头大得多,并且还特别的贪吃。

鸡公虫常常在每年在六月中旬进入成虫活动的高峰期。这些成虫特别喜欢在泡桐树上聚集,它们先会飞到泡桐树上取食,特别偏爱白花泡桐叶。

一旦泡桐叶被吃光,它们便会分散开来,转而危害蔬菜和其他低矮植物。这种贪婪的习性使得红头芫菁成为了农民眼中的一大害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公虫”的危害有哪些?

鸡公虫的危害不容小觑,从前面说它半天时间内就能吃光一棵树,就足见其危害之大了。

首先,它们对植物的破坏力极强。鸡公虫的食性很广,不光是爱吃泡桐树的叶子,无论是豆科植物、野苋、龙葵,还是蕨类等植物,都是它们的食物来源。

特别是对于白花泡桐树来说,一旦遭遇鸡公虫的侵袭,叶子往往会被啃食殆尽,而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旦叶子被大量啃食了,则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鸡公虫还会对人群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人们一旦接触到这些虫子,皮肤就会起水疱,引发不适。

所以专家也提醒大家,遇到鸡公虫千万不要去抓,或者是当成萤火虫抓来玩耍,这是比较危险的虫子,虽然它不会咬人,但是它的分泌物容易导致人起水疱等不适症状。

然而,尽管鸡公虫具有诸多危害,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另一面。在生态系统中,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鸡公虫也是如此,这种虫子成年以后危害很大,可是幼虫阶段却是益虫。

这是因为鸡公虫的幼虫是竹蝗的天敌,一只芫菁幼虫一生可食竹蝗卵60~120粒,对于控制竹蝗的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红头芫菁还是一种中药材,经过烘干和提取,其体内含有的芫菁素具有药用价值。

如何防治鸡公虫呢?

面对鸡公虫的肆虐,我们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首先,一旦发现鸡公虫的出现,应及时向林业或农业部门报告,以便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密切关注鸡公虫的动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和危害。

在防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农药来杀灭鸡公虫。目前,水胺硫磷、敌百虫等一般农药都可以有效杀灭鸡公虫。

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来控制鸡公虫的数量。例如,我们可以引入鸡公虫的天敌——某些鸟类或昆虫来捕食它们;或者利用微生物制剂来抑制鸡公虫的生长和繁殖。这种方法不仅环保无污染,而且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鸡公虫的数量。

总之,鸡公虫的肆虐给我们敲响了生态警钟。在防治过程中,我们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其数量,同时也要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一旦发生要及时报告林业或农业部门,密切关注,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