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遏制部分被执行人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违法现象,6月15日,宜阳法院组织开展“豫剑执行”夏季攻坚集中执行行动。

“各小组,按照行动方案,出发!”。6月15日清晨6时30分,随着宜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兴远一声令下,30余名执行干警有序登车,奔赴执行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加大对被执行人逃避债务、抗拒执行行为的制裁力度,助推执行行动取得实效。同时,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有真实还款意愿但确实有困难的被执行人,在争取申请人的理解支持下,予以灵活施策、纾困解难,有效促进了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典型案例

“法官,这个钱不是我借的,为啥要我还啊?”被执行人李某因为在担保书上签字而将面临被法院强制执行,李某始终觉得有些委屈,事情还得从多年前的一次担保说起。几年前,被执行人高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某银行申请贷款,并请朋友李某、董某为自己提供了担保。然而借款到期后,高某却没有按期还款,该银行将三人诉至法院。后经法院调解,高某愿意偿还借款及利息16万元,李某、董某愿意承担连带偿还责任。但调解生效后,三人仍一直没有履行还款义务。无奈之下,该银行向宜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干警多次通过电话、实地走访联系高某未果,遂转变思路将注意力放在李某、董某身上。执行干警通过查控系统查询到李某名下有一套房产,就通过评估房产的方法倒逼李某与高某联系。联系上高某以后,执行干警一方面耐心地对高某进行释法明理,告知其不履行法定义务需承担的严重后果,同时另一方面与申请人进行积极沟通,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高某当场向银行先行偿还2万元,后续每月按时还款,直到债务偿清为止。

担保有风险,签字需谨慎!在为他人提供担保时,应当理性思考,避免“义气”用事,本来帮朋友是个好事,可是如果盲目担保,不仅会失去朋友,还可能失去钱财,惹上官司。

截至发稿,本次集中执行行动依法拘传被执行人10人,拘留2人,执行完毕4件,和解6件,执行到位金额40.171万元。

“挥利剑、保民生”。宜阳法院将持续开展夏季集中执行行动,继续加大执行力度,用足、用好各项措施,确保见真招、出实效,用“真金白银”为胜诉当事人送去夏日的“清凉”。(李国强 师贺)

【编辑 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