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犯国家法律,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的人,他们在监狱里每天都干着什么?

随着刑侦犯罪题材的电视剧以及电影小说等作品的出现,大家看到犯人进监狱基本都要劳动,人们开始笑称进局子为“踩缝纫机”。

难道这些无期徒刑的犯人都在监狱里踩缝纫机吗?这段鲜为人知的生活经历,究竟是怎么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无期徒刑管理

无期徒刑是指将人的政治权利剥夺,并且余生都将在监狱度过。日常进行劳动改造,接受再教育,能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这种判处方式,也是自由刑法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让人失去了余生的自由。

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的,有能力的人,都应该参加劳动。

虽然被判处无期徒刑,但是在罪犯的监禁期间,如果表现好,可以进行减刑,如果有立功表现,可以将无期徒刑判处为有期徒刑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期徒刑虽然说有机会进行减刑,但更多的是犯人的这一辈子都在监狱度过,并且不是安安静静的等待死去。

而是根据自己的个人条件以及兴趣,进行适当的劳动。

无期徒刑的犯人也要在平时进行劳动,这些规定也正是通过各种方面,可以让无期徒刑的人能有着盼头和希望的生活下去。

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一般来说,犯人无论是在日常的学习还是劳动过程中都十分积极,并不会不受管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也有很多的死刑犯也因此洗心革面,真心赎罪,进而从死刑改为无期徒刑或长时间的有期徒刑。

罪犯即便在劳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也依旧接受十分严格的管理。

毕竟他们触犯法律,对于社会有着严重危害,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他们日常的行为也是实时监控。

这也防止部分无期徒刑人员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监狱内部进行破坏、伤害其他的犯人。

以采取如此严格的监管方式,也是为给他们提供改造机会的必要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否则,犯罪分子触犯法律红线以后,就会觉得监狱的生活跟外面的环境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那么他们就会放松警惕,没有那种压迫感,自然不会洗心革面。

所以说法律对罪犯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非靠他们的主动和自觉进行服刑。

最近随着网络的发达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网络热词也是不断地增加,人们现在通常认为,监狱劳动基本就是“踩缝纫机”。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监狱中无期徒刑的犯人并不只会踩缝纫机,而是会选择各式各样的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丰富的监狱劳动种类

此前,各个监狱也为这些服刑人员开设了诸多的技能课程。

有不少案例显示,出狱者会因为与社会脱节而找不到工作,进而再次犯罪回到监狱,这对于警民都是一大困扰。

此外,在监狱服刑的人员除了休息以外有大把的时间,如果不劳动,他们就会胡思乱想,游手好闲,这样也会与改造和再教育的理念相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日无所事事,犯人心理便会出问题,接着就会对身边的狱友或多或少造成影响,双方相处时间长,难免有磕磕绊绊。

冲突增加之后更不方便管理,也就会有着越来越严重的惩罚。

所以在这个极其封闭、没有自由的的环境下,进行劳动,每天有事可做,能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保障服刑人员出狱之后的基本生活,监狱以职业为导向,让他们在服刑期间掌握技能,考取证书,出了社会好好工作,重新做人。

进行日常劳动,同时也是在里面不断地考取技能证书,有些人从监狱释放之后,甚至还是一个高级技工。

这些罪犯所从事的劳动种类,多到让人想不到,包括点茶、推拿、咖啡师、养老护理等专业技能都能掌握得炉火纯青。

茶艺不仅能够陶冶这些人的情操,拓宽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同时也是将文化进行传承,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给他们更好的课程体验,监狱专门请到国家高级茶艺师进行授课,讲述了悠久的中国茶艺文化,并且现场教这些人亲自动手进行点茶等技艺的学习。

服刑人员从事劳动时,也真的有可能踩缝纫机,进行做衣服或者是做帐篷、箱包等。

浙江的一家监狱就承包了非常多使用缝纫机进行加工的业务,包括制衣、做帐篷和箱包等物品。

在这个劳动区域,对于服刑人员的分配有着极为严格的管理,每个区域都有自己负责的流程。

几百号人在进入工作岗位的时,会有次序分批进入。

这些服刑人员做出来的东西,会以另一种形式对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使用这种方法,来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

那么这些人又是如何心甘情愿的进行劳动呢?

三、服刑人员劳动的驱动因素

服刑人员之所以愿意进行劳动,是因为在监狱中有严格的制度需要他们进行劳动,但并不会增加他们的劳动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996、007的年轻人调侃说不如辞职去监狱,监狱里好歹不加班,事实的确如此,另外也是因为进行劳动能得到诸多的好处。

这些服刑人员进行劳动并不是免费的,国家会对其劳动成果进行付费,也就是在监狱参与劳动有工资拿。

犯人通过劳动来获得薪酬,也会根据其日常表现得到一些小奖励,比如物质奖励以及获得与家人沟通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在监狱里囚禁的人来说,时常能够有一些这样的物质奖励和探视机会的发放,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极大的奖赏。

在监狱服刑的人,都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卡,在监狱中凭卡进行消费,但是对此有着一定的限额。

如果家庭十分贫穷,家人无法往卡里充钱,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紧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一些低收入人员而言,在这里劳动成为他们唯一的进账来源。

同时通过劳动也会获得一些生活用品,让他们在监狱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的方便。

同时,那些有点小钱的服刑人员也会根据自己的优异表现,提高自己卡中的消费额度。

对于那些物质上比较满足的人来说,普通的小零食和小生活用品的发放已经不能让他们满足,卡中的额度也够每个月消费。

此时,短暂的假释机会就会变得弥足珍贵,他们也会为了与家人短暂相聚而努力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无期徒刑人员来说,从监狱短暂放个假回家与家人相聚的机会似乎十分的渺茫,给家人打一个电话,也就成了他们心中的渴望。

他们便会通过在劳动中好好表现,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争取有一次奖励打电话的机会。

所以说,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激励制度的存在,才让他们表现得更加积极。

四、监狱的日常作息

这些服刑人员在劳动中学习一项无可替代的技术,为了以后出狱做准备。不仅如此,他们还有着一套极其严格健康的生活作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监狱中,服刑人员的生活作息接近于军事化的管理,每天都有准确的作息时间,必须严格遵守。

每天早上服刑人员都要六点起床,床铺整理干净,被褥叠放整齐,并且有专门的警察进行检查。

六点半则是早饭时间,根据南北方饮食习惯不同,也有着不同的早餐标准。

吃完早餐之后,开始打扫卫生,并且在八点准时进行活动,每周一还要升国旗唱国歌。

中午就餐之后还能够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两点开始新的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晚上监狱都有固定时间,统一安排服刑人员观看法制栏目,让他们对法律有着更全面、更深彻、更透彻的了解。

晚上六点到七点则是服刑人员固定的休息时间,他们可以在这期间与家人写信,也可以读书看报,整理自己的床位。

每晚七点他们要安静的坐在一起,都要准时等着一同观看新闻联播,即便人在铁窗里,也要了解国家大事,结束之后可以自由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期间,他们的娱乐活动也是非常的有限,包括进行阅读以及娱乐活动。

监狱中也会考虑到服刑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双重健康,在一些节日的到临之际安排文艺表演以及体育活动,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同时也会为他们设置图书馆,让他们能够借阅读书提高文化素养。

结语

监狱和法律的存在,并不是仅仅让坏人受到惩罚,而是希望让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在社会的宽容和理解下,重新得到做人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刑犯们的这种安排,并不是对犯罪的纵容,而是在法律和人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人权与公平的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我国的监狱制度在法律和人性之间掌握的非常好,只要刑犯们在里面好好改造,判处无期徒刑,也能够通过重大立功来获得减刑。

虽说机会渺茫,但也能有希望得到生命的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