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得到,小小的烟卡竟也能上热搜。
关于烟卡的存在,之前早就略有耳闻,不过只是些碎片化信息,什么裁剪于烟盒,流行群体男小学,更多的信息就无从得知了,因为日常接触不到小学生,实在没有第一手消息源。不过,作为时下风行于年轻一代的事物,又怎么可能会一直见不到。
端午假期,见到了一个上小学的小表弟。看到的时候,老表正在一个人不亦乐乎地玩烟卡。有一说一,这确实是第一次在现实里看到烟卡,以及烟卡的玩法。虽说是百闻不如一见,可内心基本没有新奇感可言,更没什么波澜。只因为看过三秒钟,就感受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所谓烟卡,原以为是什么新鲜物件,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真要追根溯源说起来,这一套还是80、90人小时候玩剩下的东西,只不过以前老版本的是纸折出来的,叫做元宝、啪儿或者啪叽,当然不同地方还会有更多不同的叫法。在烟卡出现之前,除了元宝,还曾出现过一些其他衍生版本,比如卡通卡片,甚至砸贬的啤酒瓶盖也曾有过短暂流行。
此前,已有地方监管部门对烟卡售卖行为开展专项行动。原因倒也简单,一方面是,据说有些孩子为了烟卡几近走火入魔,翻找垃圾桶搜寻烟盒。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需要担忧的一点,便是孩子们在玩烟卡的过程里,过早形成了对香烟的亲切认知,今天买烟卡,明天可能就会去买烟吸烟,如此下去,烟卡大概要从身心两方面荼毒青少年健康,这还了得?
话题再回到刚刚提到的小表弟身上,他之所以一个人开心地玩烟卡,是在家里没有机会玩,因为他爸爸也就是我表叔对此勒令禁止,同时为了彰显民主,我表叔还以自己戒烟作为交换条件。据知情人士透露,我表叔只是当着他儿子的面不再抽烟,而我的亲眼所见,是小表弟大概也只是当着他爸的面不玩烟卡。因为随着小表弟的身影几次出现,我肉眼可见已找不到一个完整的烟盒。谁又能想得到,只因一个烟卡,让父子俩玩起了猫鼠游戏,玩起了无间道。
表叔认为烟卡不好,大概便是因为小表弟曾经沉迷其中,当然也可能是担心小表弟过早学抽香烟。但是,这种严防死守,会起到多大的实际效果,并不好说。毕竟,表叔自己也是抽烟的。要说他自己是成年之后才学会的抽烟,感觉概率着实渺茫。在80、90一代的成长过程里,小学时代便被家长老师视为洪水猛兽加以严防死守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抽烟、网游、下河游泳,但一直会调皮捣蛋鬼能冲破层层关卡。
不过,事实证明,家长们的担忧属实有些杞人忧天了。真正因为抽烟、网游、下河游泳报恨终身的人,在现实里寥寥无几。曾经被冒犯家长所划“红线”的“问题少年”,在成人之后,也一样会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并不见被洪水猛兽事项侵蚀的严重后果。
如果要给烟卡定个性,大概就是小学生群体里的一股流行风尚。时尚潮流这种东西,从来都不只存在于成人世界,少年儿童的世界里,也始终都存在着极具群体特征的时尚风物。一如网络游戏,以及更早之前的小说、连环画,都是客观的存在。当然,流行的东西,总是容易让人沉溺、着迷,成人世界如此,小孩子更是如此。只不过,小孩子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力,每当沉迷于某种事物,该事物往往就要被家长视为洪水猛兽。
其实,对于烟卡的处理问题,在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总结出的经验至今依旧适用,那便是堵不如疏,毕竟孩子有孩子的心性,富有好奇心又缺乏自律,严防死守并不现实,毕竟能限制一时,不能限制时时刻刻,能限制得一件事,不能限制方方面面。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相比明令禁止,日常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更加重要,让孩子们能尽早形成发自内的是非观念,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