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良在实验室观察鱼的状态。张宜良供图

在“985”大学养鱼,也心系中国蓝色粮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在“985”大学养鱼,也心系中国蓝色粮仓

作为一个热爱海鲜的吃货,我是张宜良的忠实粉丝。“真正把海鲜价格打下来的并不是带货主播,而是无数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这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宜良的“名言”。

他做过一个视频,揭晓了中国扇贝从20世纪60年代年产20吨增长为今日年产200万吨的秘密。这条科普短视频让水产养殖这个冷门专业“出圈”,获得了全网200万播放量。因“我在985大学养鱼”等词条频上热搜的海洋科普博主张宜良,全网粉丝逾100万,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4亿。他研究过粉丝构成,发现大部分是年轻人,这让他有着找到同龄知音的快乐——这知音应该也包括我。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在当天播出的第十四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总决赛上,与张宜良一同来到比赛现场的,还有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相同的是都在海上“乘风破浪”。

张宜良的家乡是辽宁本溪,与海不沾边,但他从小向往海洋,是一个到了海边会激动得蹦起来的孩子。大学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最初学的是生物科学,在一次偶然的旁听中,被水产养殖深深吸引,索性在本科期间把相关课程都学了一遍;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选择专业时,果断投入“养鱼”的行列。

一次,张宜良在网上吐槽自己“养不出母鱼就没法毕业”的科研经历,很多好奇网友纷纷来问这是怎么回事。张宜良在尝试解释的时候,自然而然带出了生物化学等理论知识,这成为他的科普雏形。“我希望网友在看了我的视频之后能收获有深度内容价值的东西,于是又陆续把实验室内的前沿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了出来。”

“我初学的想法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水产养殖就是‘养鱼’,但学了之后发现,现在的研究已经朝着精细、微观的方向发展。”张宜良说。比如,曾经的养殖是宏观层面——鱼吃什么长得更大更快,而现在则是利用生命科学的技术在基因层面去研究——鱼这么吃为什么能长得更大更快。

科普不易,但张宜良主攻“水产海鲜”,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网上有个“能好怎”的梗,意思是,有人看到一些动植物等,第一反应是“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这与张宜良的研究领域简直天造地设。

“水产养殖是一个农学学科。我们搞的一切研究,包括育种、养殖、加工等所有上下游产业,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能好怎’。大家提出的要求和想法,也是一代代水产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张宜良说。

自从学了水产养殖,张宜良每次跟朋友出去吃饭,只要上一道鱼,就会有人问他“这是什么鱼”,更有甚者,夹起一段鱼骨头或者一块鱼肉来问。等张宜良介绍完这是什么鱼,朋友们还会继续追问,这个鱼哪个部位能吃、怎么做好吃、怎么挑更新鲜……在张宜良看来,“能好怎”就是对水产养殖这个冷门专业的一种科普与传播。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诞生于2008年,有20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本届竞赛,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的大学生尤为热情。竞赛只是形式,展示与普及我国的海洋事业才是初衷。

决赛题库中的题可谓跨学科、贯古今:有“雪龙号”首航北极东北航道等围绕“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展开的题目;有考察红树林防灾减灾的海洋生态保护问题;关注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强国步伐,亦回顾古代中国的航海重器“福船”……

大赛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注重趣味和人文表达。当“养鱼达人”张宜良激情介绍水产养殖业的大好前景,屏幕前没有学科背景的我,激动的泪水也不禁从嘴角流了下来。

张宜良还在现场展示了一个牡蛎(即生蚝)的新品种——彩色牡蛎。他介绍,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牡蛎养殖大国,只是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优质品种。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团队潜心攻关,不负众望,在2017年研究出了一种产量高、抗病能力强、颜值还高的牡蛎,“常见的牡蛎壳是灰色,而这一款是金色的,后来又有了黑色、橙色等”。更重要的是,和扇贝一样,牡蛎的价格也成功地被打了下来。

在知识竞赛现场,海底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说:“我的大半生都泡在海洋里。”在祖国蓝色的海洋上,有国之重器,也有人间烟火。“养鱼”虽是“冷门专业”,队伍也正在日益壮大。有位妈妈跟张宜良说,她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养鱼,看了他的视频更加坚定地想养鱼;有个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跟他讲,考研究生时一定要跨学科考到生态养殖专业。

当然,科研的道路从无一帆风顺,“养不出母鱼”这样的意外与挑战随时可能发生。上个冬季,青岛突然降温,实验室水管冻裂,实验鱼不幸地“挂”了一批。对此,张宜良心态良好:“从事水产养殖研究还是要做好吃苦准备,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关系着老百姓的饭碗,也关系着中国蓝色粮仓的建设。”

这个毕业季,张宜良刚刚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他感谢恩师也不忘感谢“母鱼”。他也已被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豪情的踏浪耕海与风趣的养鱼科普,都将继续。我将时刻关注着他的科研成果,毕竟,这是离我最近的学术,密切关系着我的饭碗与钱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