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十):曹芳

10.曹芳

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养子,是三国时曹魏第三代皇帝,239年1月22日-254年10月17日在位,在位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早年经历

曹芳,字兰卿,因魏明帝曹叡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所以曹芳与秦王曹询被曹叡收为养子。作为养子自小在宫中成长的曹芳,出生来历一概不详。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彰的孙子、曹操的曾孙。

青龙三年(235年),曹芳被封为齐王。

(2)登基为帝

景初三年正月初一日(239年1月22日),魏明帝曹叡病重,怕导致国家根基不稳,于是立曹芳为皇太子,当天,魏明帝病逝,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尊魏明帝的皇后郭氏(明元皇后)为皇太后,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同年七月,曹芳开始亲临朝政,听取大臣奏事。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始。

正始五年(244年)二月,曹芳在曹爽的建议下,下诏令曹爽率兵伐蜀,结果无功而返。

正始八年(247年),大将军曹爽听何晏、邓飏、丁谧之计,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郭太后和曹芳告别时相对哭泣。曹爽自此专权。曹芳喜好宠幸亲近一群小人,常在后园游乐饮宴。同年七月,尚书何晏上疏劝谏曹芳说:“从今以后皇帝到式乾殿或者到后园游乐时,应该都有大臣跟随,以便询问商量政事,讲解讨论经书大义,并为世世代代所效法。”同年十二月,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孔乂又上疏说:“如今天下已经太平,陛下可以不必再到后园学习骑术,外出一定要乘坐辇车,这是天下之福,也是臣子的愿望。”曹芳都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司马专权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日,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曹爽兄弟均跟从。司马懿乘机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曹爽最终屈服,自请免去职务,不久被司马懿定罪,夷灭三族,史称高平陵事件。从此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同年四月,改年号为嘉平。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被司马师灭族。后司马师逼曹芳废黜张皇后,改立王皇后。曹芳因参与了李丰等人的图谋而不安,司马师则担心后患,秘密图谋废黜曹芳。

(4)被废去世

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联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长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弃辱儒士、与优人、保林等淫乱作乐并弹打进谏的清商令令狐景、清商丞庞熙乃至用烧铁重伤令狐景身体、太后丧母时不尽礼等罪,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得到许可。曹芳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都如同诸侯王的封国。朝廷通过商议,决定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之后,封曹芳为邵陵县公。

泰始十年(274年),曹芳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

(5)为政举措 ①政治 a.遵照遗命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曹芳继位,遵照魏明帝的遗命,下诏以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佐朝政,以司徒、司空、冢宰、元辅等统领百官,各项准备动工的宫殿、台阁,一概罢免,官府及公卿府中六十岁以上的奴婢,放他们出去做一般的平民。

b.安置百姓

景初三年(239年)六月,因为辽东郡东沓县官吏、百姓渡海到齐郡居住,曹芳下令将把原来的纵城改名为新沓县来安置迁逃过来的百姓。

正始元年(240年)三月初八日,组织辽东郡汶县和北丰县百姓大规模渡海迁徙,又划出齐郡的西安县、临淄县和昌国县的土地设置新汶县、南丰县,让远途迁徙而来的百姓定居。

c.祭祀功臣

正始四年(243年)七月,曹芳下诏在魏武帝曹操的庙庭中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已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钟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等功臣名将。

正始六年(245年)十一月,祫祭先祖于太祖庙,又一并祭祀前面评定的二十一位辅佐曹操的大臣。

②军事 a.诸部来降

正始七年(246年)二月,幽州刺史毌丘俭讨伐高句骊,五月,又讨伐濊貊,均旗开得胜。韩那奚等数十国纷纷率其部族投降。

b.与吴交战

嘉平四年(252年)十一月,朝廷派遣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率军攻打吴国。同年十二月,吴国大将军诸葛恪领兵反击,在东关大败魏军。魏军退还。

嘉平五年(253年)五月,诸葛恪率兵围攻魏国的合肥郡新城县。朝廷派太尉司马孚督师增援,七月,吴国撤军。

③文化

曹芳正始年间,出现了著名的正始文学,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夏侯玄等,前两者也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也曾活跃于曹芳在位时期。

④外交

正始五年(244年)九月,北方鲜卑族部落南下归附魏国,朝廷把他们安置在辽东郡属国,设立昌黎县让他们生活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轶事典故 ①青头之鸡

嘉平六年(254年)秋,司马昭奉命出击姜维,到达京师。曹芳在平乐观阅兵。许允与左右亲信谋划,乘司马昭请辞的时候将其杀死,率领这支部队讨伐司马师。诏书已经写好了。等到司马昭入见,曹芳正在吃栗,优人云午等唱道:“青头鸡,青头鸡。”青头鸡即指“鸭”,谐音“押”,是提醒曹芳赶紧在诏书上画押并诛杀司马昭,但曹芳因恐惧而没实行。此后,司马昭率兵进入洛阳城,司马师也因此事打算废掉曹芳的帝位。

上述轶事见于《魏氏春秋》及《魏略》。裴松之经考证认为,许允不可能参与该谋划。

②遗失宝剑

曹芳在正始六年(245年)铸有一把宝剑,常常佩带,有一天无故失踪,只有空盒如故,后来有禅让的事情,征兆就是在于此。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