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打马球图《明皇击球图卷》唐代马球图(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成体博物馆宋代马球砖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钱中的风流小打与太平小耍

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三

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五十一

作者 老赵

此前我们已经阐述了隐藏在辽代铜人中的抛球乐造型,参见:老赵 管月晖:《铜人中的蹴鞠与抛球乐:蹴鞠铜人系列谈之一》,也阐述了二郎神球戏与求子的关联,参见:作为滚灯菩萨与蹴鞠神的二郎神: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二。今天我们继续闲聊花钱中的毬戏图像系列。

一、风流小打与泰和小打

在花钱中,有一类博戏钱,十分奇特别致,下列两钱,为胡坚藏品,一枚为“泰和小打”,背“君子卜戏”,另一枚为“风流小打”,背“半分”。两枚钱都有小打字样,那么,什么是小打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泰和小打背君子卜戏钱 胡坚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风流小打”背"半分钱" 胡坚藏品

1、所谓小打

宋代文本中的小打

孟元老写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的《东京梦华录》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其中卷七描述了三月一日,州西顺天门外开金明池琼林苑的盛况。在“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中云:

驾登宝津楼,诸军百戏,呈于楼下。先列鼓子十数辈,一人摇双鼓子,近前进致语,多唱“青春三月蓦山溪”也...... ......而露台弟子杂剧一段,是时弟子萧住儿、丁都赛、薛子大、薛子小、杨总惜、崔上寿之辈,后来者不足数。合曲舞旋讫,诸班直常入祗候子弟所呈马骑,先一人空手出马,谓之“引马”。次一人磨旗出马,谓之“开道旗”。次有马上抱红绣之球,击以红锦索,掷下于地上,数骑追逐射之,左曰“仰手射”,右曰“合手射”,谓之“拖绣球”。

...... ......先设彩结小球门于殿前,有花装男子百馀人,皆裹角子向后拳曲花幞头,半着红,半着青锦袄子,义束带,丝鞋,各跨雕鞍花驴子,分为两队,各有朋头一名,各执彩画杖,谓之“小打”。一朋头用杖击弄球子,如缀球子,方坠地,两朋争占,供与朋头,左朋击球子过门入孟为胜,右朋向前争占,不令入孟,互相追逐,得筹谢恩而退。续有黄院子引出宫监百馀,亦如小打者,但加之珠翠装饰,玉带红靴,各跨小马,谓之“大打”。人人乘骑精熟,驰骤如神,雅态轻盈,妖姿绰约,人间但见其图画矣。呈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壁画《胡人打马球图》无极斋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岳降灵图卷》中的马球球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物毕照—清华大学铜镜文化艺术展》唐代马球镜 钧魂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唐西市—铜镜拓片网络拍卖直播专场》拍品打马球镜拓片

可见,北宋末年的所谓小打,就是女子骑着驴子打马球。女子多从事小打,而大打,则是骑着马打马球。男子多从事大打。大打采用双球门制。一方入一球即可在自己的虚架内插上一面旗子,比赛最后插旗多者为胜。而小打则更多表演性。宋徽宗的贵妃崔修仪曾经担任小打队长,队员都是徽宗亲自挑选并训练的,徽宗有诗赞曰:“控马攀鞍事打球,花袍束带竞风流。盈盈巧学男儿拜,唯喜长赢第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影中的女子马球

不仅宋代有女子马球驴击,早在唐代就在所盛行的打马球运动中,不乏有女子参与,“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描绘的就是女子打马球的场景。这种宋人眼中的小打,其实在唐代也叫做驴鞠,即骑在驴背上挥杖击球。据《旧 唐书郭英传》载,唐代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郭英经常“聚女人骑驴击毬,制钿驴鞍及诸服用,皆侈靡装饰,日费数万,以为笑乐”。《新唐书郭知运传》也载有“教女伎乘驴击毬”的文字。

但是,北宋文本中的小打,是否就是我们花钱上的字样“小打”呢?因为带“小打”字样的花钱,从铸造风格上看,应为元代花钱,也就是说,北宋小打所蕴含的女子骑驴打马球含义,是否在元代得到延续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砖雕中的打马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砖雕中的打马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