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咨询案例:

小文的妈妈注意到,孩子最近回家后都不怎么和自己搭话了,常常一个人待在房间里。

五岁的小文原本是一个很活泼的男孩,之前在幼儿园时,他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拼图和积木,也爱和周围人聊天,大家也愿意和他交朋友。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妈妈有些不能接受,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什么问题。

她决定和孩子好好谈谈:

“小宝,你最近在幼儿园有遇到什么事吗?”

孩子最开始不愿回应,在妈妈多次追问下,才低着头小声说:

“没什么,妈妈。就是我……在幼儿园没有小朋友和我玩。”

妈妈听了有些疑惑,继续问道:

“你愿意告诉妈妈,为什么觉得没有小伙伴和自己玩吗?”

孩子突然撅起了嘴,“哇”的一声哭了:

“涛涛不让我和他们玩,总是说我不好,还占我的座位,还不跟我一起搭积木!”

妈妈听到这里,觉得事情不太对劲。在妈妈的继续追问下,孩子又讲了一件事:

“某次在操场上,我邀请涛涛捉迷藏,但对方说我跑得太慢了,不想和我玩。更过分的是,涛涛当时还叫上身边的其他孩子去旁边玩,把我一个人留在了那。”

看着小文落寞的眼神,妈妈非常痛心,这才意识到,孩子正在遭遇“隐形霸凌”

相信大家对“霸凌”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一般是:

通过言语或者是暴力行为对对方进行伤害、威胁、控制,给对方造成的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

不过,相比于这种明目张胆地侵害,“隐形霸凌”更为隐蔽,伤害性更强,因为没有直接的肢体暴力、语言攻击,常常难以被发现。

“隐形霸凌”(也称为关系性霸凌)包括故意排斥散布谣言社交隔离和其他隐蔽或间接的攻击行为

韩剧《我们的世界》就讲述了一个女孩在校园被隐形霸凌的故事。

李善是一个很老实的学生,却总是被欺负,身边的同学跟她关系都不好,经常整她,体育课上根本没人和她组队,同学还会诬陷她犯规。

好不容易有一个转校生来了,刚开始和她关系很好,但是很快就开始算计她。最终加入了排挤李善的团队。

李善呢?仍对身边的人抱有希望,希望融入大家。

李善遭遇的是典型的校园孤立,这是一种非常隐蔽的霸凌手段,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孩子会失去自我意识、界限感,变成讨好者

而他们可能还毫无察觉!

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即使遇到这种隐形霸凌也很难告诉周围人,宝爸宝妈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隐形霸凌”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刚刚开始和同伴接触,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学习如何与同龄人互动建立友谊处理冲突。但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被霸凌,会严重影响他们与同伴交往的自信心,导致变得越来越自卑。

从心理学角度看,抓住这几个蛛丝马迹,能帮助宝爸宝妈们判断孩子是否在幼儿园被“隐形霸凌”了,这些细节老师从来不说。

突然排斥社交

孩子对于周围的关系变化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当他发现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少,或者身边的人在言语上轻视自己,他们会脆弱到崩溃,开始不愿意和同伴互动。

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以后,他们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只要觉得不愉快,就会退缩,减少交流。

最后,即便是有与同伴接触的机会,他们可能也会哭闹着不愿意参与,表现出对自己父母过度的依赖。

这类孩子,长大后社交技能会很欠缺,未来的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比较排斥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一定要耐心询问原因,给孩子一个安全性的环境,让他们在你的陪伴下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鼓励他们用合适的方式和周围的小伙伴交流。

低自尊心

经历过隐形霸凌的孩子会出现较低的自尊心。因为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没有办法区分目前的情况是霸凌者造成的还是自己造成的。

被霸凌的孩子内心可能非常煎熬,会想:

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所以不受欢迎?

是不是自己确实很差,所以大家不喜欢和我玩?

所以,如果发现了孩子被个别同学孤立、打击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跟孩子澄清,这不是他的问题。

并且,及时告诉老师,进行适度干预,帮助孩子化解孩子间的矛盾。

经常情绪低落

由于长期觉得没有人和自己玩,或是被别人嘲笑、奚落,这些孩子会感到沮丧、难过、不愿意和周围人交流,甚至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容易哭泣难以入睡食欲突然变好或变差。

如果家长发现了孩子的这些变化,一定要引起重视。

因为这些情绪波动的背后,是孩子内心正在煎熬的、正在经历的一些烦恼,一定要及时干预,帮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厌恶上学

如果情况更为严重的话,孩子会表现出行为上的突变,他们会拒绝上学。对于高年段的孩子来说,还可能表现为学业成绩下降,做事情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学习兴趣等情况。

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不会说出真正原因,而是找一些其他借口搪塞,比如说身体不舒服。

如果你检查后发现孩子的确没有身体问题,那就要考虑他和同伴相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隐形霸凌。

因为孩子遇到不愿意面对的事情,采取了“逃避”的方式,所以不愿意去学校,或是不愿意去一些同伴交往场所。

当孩子不愿意去学校了,宝爸宝妈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积极倾听:首先要倾听孩子的真实感受,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不要认为孩子被欺负没有还手是懦弱的表现。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向你诉说一切,而你会全力支持他们。

与学校合作: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遭受的困扰,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教给孩子合理的应对方式:帮助孩子学习应对隐形霸凌的方法,例如坚定地拒绝、寻求帮助、保护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健康。

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来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和恐惧。

出现攻击性行为

还有的孩子,可能会通过表现出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来应对隐形霸凌。比如,近期孩子开始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吼大叫、哭泣吵闹、扔东西……

这些行为可能是他们表达内心痛苦和寻求关注的一种方式。

电影《十三岁》(Thirteen, 2003)中的主人公特蕾西原本是一个成绩优秀、乖巧听话的女孩,但是,在她进入初中后,她受到了团体的排斥。

为了赢得这个团体核心人物伊薇的认可,特蕾西开始模仿她的行为,从穿着打扮到语言风格,甚至逐渐卷入一些冒险和违法的活动。

她对家里人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开始经常发脾气,逃学,甚至参与偷窃。

好在特蕾西的母亲注意到了孩子这些行为变化,开始帮助她走回正轨。这部电影展现了青少年在面对隐形霸凌时,可能采取的极端应对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上述表现,那么,你需要考虑一下,孩子有没有遇到隐形霸凌,试着和孩子聊一聊,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