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1976年后,原公安局局长杨帆的夫人李琼就开始四处写信,托人打听丈夫的消息。2年后的一天,李琼终于得到公安部门的正式通知,获悉杨帆在湖北荆江的一个劳动农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丈夫还活着,李琼欣喜万分。不敢耽搁,她带着儿子风尘仆仆地赶去湖北探望丈夫。可多年的单独关押与折磨,杨帆早已不似从前那般英俊威武了。李琼不禁叹息:“怎么成了疯老头了?“

杨帆接受调查的前三年,家里亲人接连去世

杨帆出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期间,搜出了大量国内外反动派溃逃前夕埋伏下来的电台,逮捕了一大批顽敌。值得一提的是,杨帆曾挂帅抓到了从台湾派遣来,企图行刺陈毅市长的特务刘全德。

1953年秋,杨帆因脑子里长了个瘤子,便前往苏联做手术。回来之后,他遵照医生嘱咐,安心休养。在此期间,许建国接替了杨帆的职务。1954年年底,杨帆的夫人李琼从街上买了一些年货,准备第二天全家人欢度进城后的第五个新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让李琼没料到的是,就在这天晚上,杨帆刚用过晚餐,许建国就给他打来电话,说自己刚从北京开会回来,有要事要同杨帆商量。杨帆走后没多久,公安局便派人来到家里,告诉李琼一个坏消息:“杨帆要到北京受审查,时间大概很长,要找一些衣服带给他。”

李琼后来回忆说,杨帆在苏联动完手术,回家后就一直休养。期间,局里开了好几次会,批判他在公安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所谓“右”的问题。李琼刚接到消息时有些惊讶,过了一会儿,心情便放松下来。她心想,早把问题解决了也好,那样才能更好地为党做工作。可她和家人谁都没料到,丈夫这一别,就是整整的25年。

作为杨帆的爱人,李琼当然相信丈夫是没有问题的。在杨帆到新四军的头二年,李琼认识了杨帆,并且两人在战火中结为伴侣。对于杨帆的过往,李琼是十分了解的。后来,夫妻俩一起打仗,生活,杨帆是怎样的人?李琼最有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帆原名“石谨体”,江苏人。1932年,杨帆考入了北京大学文学院,4年后大学毕业。1937年,杨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杨帆在上海《译报》社当编辑,以“殷杨”为笔名,写过大量戏剧评论,获得过周恩来的赞赏。可以说,年轻时代的杨帆完全是个知名的戏剧家。

1939年年初,国民党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此时,杨帆接到一项上海地下党组织发布的任务,让他带领一支慰问队到皖南山区,慰问那里的新四军。杨帆领受任务后,马上带领着队员们,秘密携带许多药品和进步书籍,灵活地通过了层层封锁,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在新四军军部,副军长兼政委的项英把杨帆留下当了秘书。“皖南事变”发生时,已是军法处科长的杨帆,历经千险才突出重围。经历这次事变,杨帆含着泪水写下了《皖南突围纪》,真实地记录下当时的“千古奇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杨帆在重建的新四军军部,担任了政法处副处长、处长。后来,杨帆就在华东局、华中局下属单位工作。上海解放后,杨帆被任命为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1950年转正。

1955年,有人向中央指控,说上海解放后,华东局和上海市委某些高级干部,曾掩护大批特务、反革命分子,并且给他们提供“情报”,从而导致了1950年的上海‘二·六’轰炸。而这里的“某些干部”,就包括潘汉年和杨帆。

杨帆后来回忆说,上海刚解放时,他们确实利用过特务、反革命,进行反特工作。但具体的工作部署,安排,包括人员名单,都是经过华东局领导人批准同意的。而他和潘汉年,只不过是个执行者。而“二·六”轰炸问题,很早就真相大白了。此案正是杨帆坐镇的上海公安局所破获,用电台为敌机提供情报的人,是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罗炳乾。可是,5年过去了,这一轰炸事件,竟成了他和潘汉年的主要“罪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杨帆被宣布逮捕,接着进了监狱。1965年8月,杨帆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算下来,光是预审期中,杨帆就扛了整整10年。这期间,杨帆一直进行申诉和抗辩。每次审讯,杨帆都会说:“我是忠诚的共产党员,决不是什么内奸,我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决不是什么反革命!”

被关期间,杨帆把《马恩全集》看了好多遍,黑格尔的《逻辑学》也读过一遍。为了让自己坚持下去,杨帆想尽一切办法锻炼身体。他得到了一本《气功疗法》的书,照着书里的指示,杨帆每天不间断地做气功,连续坚持了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难过的是,杨帆被捕的头三年,其父、母、姐姐、最小的儿子接连去世了。李琼坚信自己的丈夫是无辜的,她一人带着六个孩子,不知受了多少磨难才挺过来的。李琼后来表示,自从丈夫离开后,她始终镇定自若,相信党,相信杨帆的问题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李琼不喊苦不喊累,为杨帆平反奔走

那时,李琼虽然不知道丈夫在哪,但可以通过组织同杨帆通信。每次通信,李琼除了讲述家庭、子女的生活情况外,还耐心规劝丈夫对党讲实话,相信组织。后来,李琼就不晓得丈夫的下落了。

自1976年后,李琼开始四处写信,打听丈夫在哪儿?1978年11月,李琼总算是知道丈夫在湖北的一所农场里。当李琼带着孩子去见丈夫时,看到丈夫憔悴的样子,心里很是悲痛。最让她受不了的是,丈夫竟然没有认出她和孩子来,还用一种怀疑的眼神看着她。

李琼见状,心想一定要帮助丈夫离开农场治病。否则,杨帆的病情肯定会逐日加重的。李琼马上去找了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陈丕显,将杨帆的病情向其反映。陈丕显了解之后,立即指示把杨帆接到武汉治疗。后来,此事上报到了中组部,中组部委派上海市委,将杨帆接去了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杨帆安心治疗,李琼和子女们轮流照看他。子女们还穿上了护士服装,日夜陪伴在父亲的身旁。就这样,家人的温暖让杨帆那颗怀疑的心,变回了以前的样子。杨帆从医院回到家后,为了更好的照顾丈夫,李琼毅然选择了离休。不得不说,李琼为了这个家,也是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回望过去,李琼表示,我和我的孩子,谁都没有怨言。

1982年8月,潘汉年平反昭雪。次年8月,杨帆彻底恢复名誉,恢复了原来级别待遇。每当杨帆和身边人,或者前去拜访他的记者们,聊起那段往事时,杨帆很郑重地说,人们总喜欢用“拨开乌云见青天”来形容他们,但他希望乌云彻底扫除,永远不要再来!

1985年12月,杨帆离休。1999年2月20日,杨帆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