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欧盟图穷匕见,终于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出手了。相信大家也看到了,这欧盟这次出台的关税草案中,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征税,最高竟然高达38.1%。这一举动立马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中国汽车协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抗议,欧洲品牌的汽车企业,也纷纷站出来发声,对欧盟的这一决定,表示反对。其实说白了,欧洲这些车企之所以这么大的反应,本质上来说,就是怕欧盟的决定惹怒中国,害怕中国对他们采取反制措施,最终难以在中国市场中生存下去。商人考虑的永远只有利益,政客在乎的,也只是政治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这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选择彻底对华翻脸,不能说没有政治因素的考量在里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欧盟和美国一样,无法正视中国崛起与强大的事实,起码现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在世界上走在前列的身影,让欧洲大多数国家心中升起了嫉妒。此外,前段时间欧洲议会选举,也透露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接下来在极右翼势力壮大的欧盟内部,对中国的恶意可能还会更大,他们极度排外,甚至可能连美国也不放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美国,不少人还认为这次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增加关税,是在跟着美国走,但其实未必就是这样。上个月美国在所谓的“301调查”之下,再次对中国汽车征收高价关税,已经从原来的25%,变成了现在的100%。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美国与欧洲也在暗中较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从两年前,美国就注意到了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劣势。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来到美国,帮助美国发展新能源行业,拜登签署了一份《通胀削减法案》,大致的做法就是美国政府通过发放大量补贴资金,吸引相关企业到美国来投资建厂。美国的这一做法在当时就引起了欧盟的强烈反对。因为美国一旦降低了成本,欧盟国家内的企业很可能出于逐利的本性,往美国国内跑,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掏空欧洲工业。因此,欧盟现在不仅一边要面临着电动汽车生产技术不如中国的问题,一边还得防着被自己的美国盟友“偷家”,处境根本好不到哪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次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并不能完全看成是跟着美国走,更多地应该是欧盟“保护主义”在作祟。而且,有意思的是,欧盟对中国开出了这么高的关税,但还是对华发出了想要中国在欧洲建厂的邀请。包括波兰,意大利,匈牙利等在内的欧盟成员国,还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打算吸引中国汽车制造商来欧洲建厂。这样对华“既要又要”的扭曲心态,最终必将使得欧盟自断后路,什么都捞不到。不让我们的新能源车卖出去,还想叫我们砸钱去欧洲建厂,给欧洲提供便利,不管怎么样都说不过去。对中国挥动的“关税大棒”,最终只会让欧盟先尝到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