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飞江北》第113期

实现输液港产品的国产替代

输液港是一种可以长期植入皮下进行输液的产品,能够让患者避免因反复穿刺带来的感染等问题。但就是这样一个指甲盖大小的产品,我们仍然需要依赖进口。

新区生物医药谷就有一家正聚焦这个赛道的企业——炜璨医疗,其创始人李强曾是一位外科医生,国人体质不适配、进口产品价格高昂等情况,让他萌生了“自己做产品”的想法。

“开公司,比我当医生能做的事情更多。”今年初,说着这句话的李强,终于将其第一款自研产品推向产线。

 首创“滴灌港”,精准杀肿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首创“滴灌港”,精准杀肿瘤

“做了五年医生,有了创业冲动”

炜璨医疗团队聚焦的赛道,是介入式医疗器械与智能化技术,目前正在攻关的产品是输液港。

“比如,化疗患者通常需要定期输液,但反复在静脉上穿刺可能引起感染等不良反应。”李强说,“输液港就是为解决这种弊端应运而生的输液装置,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输液产品,一次植入就能用上好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输液港”示意图,图源网络

不止化疗,在临床上,需要反复给药的患者还有很多,但是大家能够使用的多数是进口产品。

“国外产品已经很成熟,可总会有一些与国人体质不相配的情况,而且价格很昂贵。”曾做过外科医生的李强说, 市面上有很多国内企业在尝试改良国外产品,以解决类似的临床问题。 但是,大家更多选择的是进口国外原材料之后,在形状、功能等细节上进行简单优化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强在新区的办公室内

“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最终还是会因为原材料、技术工艺等受到限制,也很难在价格上普惠患者。”那是李强第一次有了进入实业的冲动,想把自己作为医生的真实想法讲给行业听。

先积累经验,再落地公司

摸索创业之路,最关键的是要有管理经验,李强决定先从进企业工作开始。

从辉瑞到美敦力,再到贝朗,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之后,李强先后在多个国际顶尖医药企业以及国内创新民企中工作,在医疗器械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创业蓝图画出扎实基础。

在对比了很多城市后,2023年11月,炜璨医疗在产业链齐全的生物医药谷落地总部,并同步开启生产基地装修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一点开工,早一点启用,产品就能早一点上市。”李强感慨,“我们的环评手续速度在新区也算是创纪录了。”目前,整个团队已经自研了包括静脉、动脉、镇痛、腹腔、透析通路等各种应用场景下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系列产品,其中大量为国内外首创。

“我们要从材料就开始自己做”

走进生产基地里,“跑”在最前面的产线就是团队自研的一款输液港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透明圆形物体为炜璨自研的输液港基座

一个酷似迷你熨斗形状的透明物体中间,摆着一个圆形的金属,拿在手上整体只有一个大拇指指甲盖大小,十分精致。这就是输液港的基座。在植入体内时,还要在基座的一端连接一根长长的导管,将导管通过血管放到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部位。

之后,输液的针头只需要插入基座中,就可以将药物精准送达需要输液的部位。

目光所及,在整个产品中,从制作的原材料,到生产产品的工艺,再到最后呈现的形状,都是炜璨医疗自己研发出来的。“我们与创新型新材料团队合作,打磨了可以国产替代的原材料;又使用3D打印技术,最大程度精细化产品形状。”在李强看来,这样从头到尾的创新,才是输液港产品国产替代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出可以国产替代的输液港是炜璨医疗的第一步,接下来,李强还有更多打算。“我想把这种介入式方式放到更多应用场景中,让更多疾病有多一种治疗方式可选择。”李强说。

以癌症患者化疗为例,以往的输液方式,是让药物在全身的血管中流动“巡逻”,为了尽可能巡逻到每个角落,就需要大量的药物或者是浓度很高的药物。这种“灌溉式”输液方式虽然可以起到治疗效果,但也会无差别攻击到身体其他部位。当输液港产品不断优化后,就可以将导管放进给肿瘤供血的血管中,精准“滴灌”肿瘤细胞,减轻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在李强看来,同理,只需要变换输液港导管植入位置,就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比如放在脊柱的位置治疗脊柱炎,放在肠道里面治疗肠癌,放在耳后治疗鼻咽癌……

从医生到企业员工,再到创业带团队,李强正一步步朝着理想迈进。采访的最后他说,明年夏天,团队自研的性能优越、更适合国人体质且价格只有进口产品十分之一的输液港产品就要迎来上市的重要节点,也意味着,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将有望在那个时候被打破。

素材来源 | 生命健康办、炜璨医疗

视频\图\文 | 高媛、周琴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