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右翼势力抬头,法国成为“急先锋”,未来欧盟分裂的可能性,正在大大增加。

最近,欧洲连着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欧洲议会选举尘埃落地,极右翼势力崛起,成为当下欧洲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法国、德国,极右翼党团在欧洲议会拿到的席位比他们所在国的执政党拿到的都要多。

第二件,就是欧盟宣布,要对中国车企出手了。今年7月开始,欧盟要分三个档位,对中国的汽车征收最高38%的进口关税。

这两件事,背后其实有一个共同的驱动力,就是欧洲的民族主义正在抬头。

近50年来,欧洲的主流思潮,其实一直是两股力量并行的状态。一股力量,我们都比较熟悉,那就是美国和跨大西洋主义者挂在嘴边的,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另一股力量,其实就是民族主义,也就是当下欧洲右翼崛起背后的深层原因。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其实是这两种思想联合发力的结果。但是后来,全球对冷战历史的解释权被美国垄断,为了拉拢欧洲这个关键盟友,民族主义这支重要的力量,被美国人有意地淡化和消解了。

但是淡化和消解,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了。尤其是这几年,美国自己推上台了一个特朗普,大搞孤立主义,给欧洲树了个坏榜样。你美国做出初一,就别怪欧洲国家跟着做十五。

那么,右翼以及右翼秉持着的民族主义思想抬头,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后果,肯定是美欧之间会发生更多摩擦。这点不用多说,这次欧洲议会选举中大出风头的极右翼政客,比如法国的勒庞,就是明确表示过要跟俄罗斯握手言和的。不过,说实话,以现在欧洲的撕裂程度,极右翼的这类主张,会让美国头疼,但还不至于到直接让美欧撕破脸的程度。美国对欧洲渗透很深,极右翼现在话语权虽然上涨,但还没有涨到现在能跟美国分庭抗礼的程度。

第二个后果,也是最立竿见影的后果,那就是欧盟撕裂会越来越严重,很有可能要“凉凉”。

民族主义,和现在欧盟主流推崇的欧洲主义,算是针尖对麦芒。欧洲这批极右翼不一定反美,但基本都反欧盟。其中原因也不难理解:民族主义主张的是绝对维护本国利益,而欧盟想要运作下去,少不了各国让利维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右翼能看欧盟顺眼就怪了。

欧盟这次宣布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就是最简单的例子。这件事上,法国一蹦三尺高,极力推动关税落地,德国则是一直拼命阻挠,不想让中国不高兴。为什么?因为中国必定会对等反制,德国的车企不想失去中国市场;而法国就不一样了。法国自己没有能够和中德掰手腕的车企,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版关税方案既能打击中国汽车,又能顺带“背刺”竞争对手德国的汽车产业,给法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提供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法国的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不利于欧盟团结,但是能够让法国的民族主义者满意的做法。最近,马克龙宣布提前解散国民议会,要和极右翼斗争到底。但从现在这个情况来看,他自己为了选票,也已经开始着手“右转”了。而且,最近,法国的保守派,还破天荒地宣布,要考虑和极右翼组成联盟,在马上就要启动的国民议会选举中,一起围殴马克龙。

中间派右转,保守派直接宣布要跟极右翼牵手,法国现在可以说是冲在了整个欧洲右转的前列。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分裂,是大概率结果。法国右,德国就不右吗?德国的选择党,可是比法国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还要右得多的存在。这一轮议会选举中,选择党的支持率已经全面超车基民盟和绿党。接下来,德法右翼交锋、欧盟进一步撕裂,只是时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外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两手准备。现在看来,中国在过去几年早早做好准备,让欧盟官员坐冷板凳,同时积极和欧洲各国建立一对一的高层对话关系,还真是有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