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4日讯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有的孩子突然就抑郁了;有的孩子有社交恐惧;有的孩子被焦虑吞没,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让作父母的感到既担忧又困惑: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想不开?是孩子天生的心灵脆弱?还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对此,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校长黄杰从专业角度来教各位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孩子抑郁焦虑的成因是什么?

一、过度压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所以没什么可抑郁的。青少年虽然不会去考虑工作、收入,但是他们会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在意学业,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在意自身的成长和改变。超负荷的学习压力、过重的思虑和睡眠不足,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防线受到破坏,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干预,长期的慢性压力和痛苦会催生他们的抑郁焦虑情绪。

二、承受能力差

父母为孩子做好一切。殊不知,从小被父母过分包办一切,孩子会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差,更容易掉入抑郁焦虑情绪的漩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与本文无关

如何解决孩子抑郁焦虑问题?

一、接纳自己

所谓接纳自我,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主要包括3个层次。一是生理上的自我,指的是自己的性别、外表特征等身体形象。不管自己是高矮胖瘦,还是黑白丑俊,自己都能接受并喜欢自己。

二是社会上的自我,指的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包括自己在亲戚、朋友、同学中的影响和社会地位,接受社会上的自我就是肯定自己是受亲戚、朋友或同学喜欢的。

三是心理上的自我,指的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理想等的认识,接受心理上的自我也就是肯定自己的性格是积极正向,肯定自己的理想是可以实现,这是认识自我的关键。

父母要教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鼓励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做自己。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二、认识自己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得到什么、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对这些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常常引发抑郁焦虑情绪。

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父母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指明方向,树立自信。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其次,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让他们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情绪等方面。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建立对自我的客观认识。

最后,父母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决策,让他们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欣赏自己

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一个真实自信的人。当一个人充满自信的时候,他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表现得更出色,然后得到正向反馈,自信心就真的建立起来了,进而认可自己,让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闪电新闻记者 郝彬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