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有5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和李聚奎为上将,所以一共有57位开国上将。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28位曾在八路军的三个师工作过,其中又以115师最多,有11位。

那么115师走出来的11位开国上将都是谁呢?当时在115师担任的又是什么职务呢?本文就跟大家一探究竟。

对于八路军115师的历史以及师首长的介绍,本文就不再赘述了,大家都已知晓,本文仅介绍11位开国上将。

1、邓华上将

邓华,湖南郴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湘南起义后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红军时期,邓华担任过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红1师政治委员、红2师政治委员等职。

抗战爆发后,邓华被任命为115师685团政治部主任,与部队一起参加了平型关战役,自1937年冬起,邓华历任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政治委员、平西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第4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华上将

抗战结束后,邓华被派往东北工作,担任过东野第七纵队司令员、第44军军长、四野第十五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邓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协助彭老总指挥了著名的五次战役。回国后邓华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9年庐山会议后,邓华受到彭老总的牵连被撤职,被下放到四川工作。晚年的邓华基本上离开了一线部队,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80年在上海逝世,享年70岁。

2、刘震上将

刘震,湖北孝感人,1930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刘震在红25军和红十五军团任职,担任过红75师的政委。

抗战爆发后,刘震被任命为115师344旅688团政委,之后又担任过344旅独立团团长、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旅长等职。1941年晚年事变后,刘震所部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第10旅,刘震亦到新四军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震上将

抗战结束后,刘震被调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过东野2纵司令员、第39军首任军长、14兵团和13兵团的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刘震担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兼志愿军空军司令员。1954年之后刘震相继担任了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199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3、李天佑上将

李天佑,广西临桂人,早年曾在桂系当兵,1929年参加了百色起义,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红军时期,李天佑担任过红三军团红五师师长,红四师师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李天佑被任命为115师686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3月,李天佑代理344旅旅长,1939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直到1944年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天佑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被调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过东野1纵司令员、第38军首任军长、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李天佑先是在广西剿匪,后来担任过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广州军区代司令员等职。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在北京逝世,年仅56岁。

4、杨勇上将

杨勇,湖南浏阳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杨勇长期在彭老总的红三军团工作,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

抗战爆发后,杨勇被任命为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之后又相继担任了115师独立旅旅长、第343旅旅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勇上将

抗战胜利后,杨勇担任晋鲁豫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被划归到刘邓麾下作战。1946年之后杨勇相继担任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野1纵司令员、二野第五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杨勇于1953年入朝参战,先后担任了志愿军20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回国后,杨勇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等职。1955年杨勇被授予上将军衔,198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5、杨成武上将

杨成武,福建长汀人,1929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杨成武担任过红一师师长兼政委等职,长征中率部夺取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

抗战爆发后,杨成武被任命为115师独立团团长,后又担任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成武上将

抗战胜利后,杨成武在华北地区作战,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第20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杨成武担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回国后,杨成武担任过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杨成武被授予上将军衔,200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6、杨得志上将

杨得志,“三杨”中的老大哥,湖南醴陵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杨得志长期在中央红军任职,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副师长,第二师师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杨得志被任命为115师343旅685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之后杨得志相继担任了344旅副旅长、代旅长,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上将

抗战胜利后,杨得志在华北地区作战,担任过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1和第2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于1951年2月率十九兵团入朝参战,期间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回国后,杨得志先后担任了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三个大军区的司令员,1979年指挥了云南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自1980年起,杨得志担任了7年的解放军总参谋长,1987年当选为中顾委常务委员。1955年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199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7、肖华上将

肖华,江西赣州兴国人,著名的“娃娃司令”,红军时期担任过少共国际师的政委。抗战爆发后被任命为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平型关战斗之后,肖华改任343旅政委,之后又相继担任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员、115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华上将

抗战胜利后,肖华被调到东北工作,相继担任过东野第一兵团政治委员、四野十三兵团政委、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肖华又相继担任了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委、甘肃省委书记等职。1955年肖华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所有开国上将中年龄最小的一位,198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8、陈士榘上将

陈士榘,湖北荆门人,秋收起义后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红军时期,陈士榘担任过红4师参谋长,红30军参谋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陈士榘被任命为115师343旅参谋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之后陈士榘又相继担任了晋西支队司令员、115师参谋长、滨海军区司令员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士榘上将

抗战胜利后,陈士榘被调往新四军工作,后来历任山东军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唐兵团司令员、三野第八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长期担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政委,参与领导了国防工程和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两弹基地工程任务,为中国导弹、原子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5年陈士榘被授予上将军衔,199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9、唐亮上将

唐亮,湖南浏阳人,1930年参加红军,红军时期曾在红三军团工作。抗战爆发后,唐亮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后来又相继担任了教导大队政治委员,三四四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滨海军区政治委员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亮上将

抗战胜利后,唐亮被调往新四军工作,之后在华东地区任职,担任过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唐亮担任过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军政大学政委、中顾委委员等职。1955年唐亮被授予上将军衔,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10、韩先楚上将

韩先楚,湖北红安人,1930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韩先楚长期在红25军和红十五军团任职,是徐海东麾下的一员猛将。

抗战爆发后,韩先楚被任命为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之后韩先楚跟随徐向前来到冀南,相继担任了344旅副旅长、代旅长、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上将

抗战胜利后,韩先楚被调往东北工作,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东野三纵司令员,40军首任军长、12兵团副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率领40军和43军三万关东子弟解放了海南岛,而后入朝参战,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回国后,韩先楚又担任了福州军区和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建省革委会主任等职。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11、黄永胜上将

黄永胜,湖北咸宁人,1927年参加革命,秋收起义后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红军时期曾担任过红2师师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

抗战爆发后,黄永胜被任命为115师343旅685团团长,因与邓华不合,调任独立团副团长。之后又相继担任了晋察冀军区第3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旅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永胜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被调往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45军军长和第14、13兵团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黄永胜担任了广州军区首任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3年在青岛病逝,终年73岁。

小结:

这11位出自115师的开国上将,有的自始至终都在八路军任职,有的转入到新四军任职,然而不管是在哪个部队任职,他们都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为新中国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