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生活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小汽车、智能家居、手机等等已经成为现代人一刻也离不开的必需品,但是回望五十年,那个时候的经济与科技均不能和今天比拟,那个时候,没有这些高科技产物,人们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一辈人可能还有那段时光的相关回忆,但是千禧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对那段时光完全是充满陌生的,有那么一些用品,在过去可是家家户户都熟知的,今天却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五个曾经家喻户晓的“老物件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票粮票

在货币盛行的今天,可能很难想到,七十年前,一个国家是靠“布票”“粮票”来运行老百姓生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票是从1953开始实行,到1980年代初期逐渐取消,是老百姓用来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布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票的单位很神奇,不是按照“元”,而是按“寸”来划分,布票的单位一般有:1 寸、2 寸、半尺、1 尺、2 尺、5 尺、10 尺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票不像货币,是不允许买卖流通的,它是布匹生产短缺情形下的产物,所以到80年代后化工产业发展,布匹产量广增后,布票制度也随之取消了,布票最开始也叫“棉布购买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模样有些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分别有一层套皮和票证,票面上印有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名称、数量及存根等,布票要如何使用呢?它的用法有点像我们去景区的门票,结算时裁剪掉购布证,留下存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票的种类十分丰富,称呼也很多:在五六十年代有 “棉布购买证”、“购布票”、“购布证”、 “布券”还有“布票”等,后来统一称为“布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普通老百姓用来买布的布票之外,还有军用布票、特种布票、化纤布票、辅助布票、临时布票、鞋面布票、奖售布票、”……

事实上,布票的使用还是有些麻烦的,一般的布票不能“全国流通”,如果想要跨省买布,还必须得兑换异地通行票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地布票均由各省市自治区商业厅(局)分年发行,只有“军用布票”由是专门由国家商业部发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票也和布票相似,不过粮票的存在时间比布票的更长,陪伴人们的时间更久,粮票是1955年正式实施的,而到了90年代才逐渐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 年 8 月 25 日,我国发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办法》《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规定对各类粮食供应对象实行凭票证定量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定”政策开始实行,“三定”是哪“三定”呢?分别是“定产”、“定购”、“定销”,从此“粮票”就覆盖百姓们近四十年的“吃”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吃要用,就得拿票,有再多钱没票也是不作数的,这其实是给百姓带来很多不便的,消费品凭票证限时又限量,一旦超过了时间就作废,甚至东西卖完了,有票也只能作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粮票还得和购粮本一起使用,为了确保是本人采购。所以,商店门口排长队是避免不了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粮食、布匹、棉花、食用油,什么都要“票”,那个时候,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才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邮票

我们一直说邮票是“方寸间晓大事”,事实上,今天我们也能看见邮票,它往往出现在景区纪念品商店,出现在收藏馆……但是我们已经很少看见邮票出现在它真正的用途——信封

写信,好像已经是一件古老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封信的来往,都伴随着一枚邮票,邮票画面虽小,却包容万千事物。它是交流的桥梁,让两个许久未见的老友,通过邮票,感受对彼此的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从清代,中国就有了“大清邮政”,邮票可以最真实地反映每一阶段的历史,比如日本侵华时期发行客邮和明信片,就可以成为日本侵略者侵华行为地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个世纪,许多人都痴迷于收集邮票,通过“集邮“这种爱好,他们交到了许多素昧平生不曾相识却有着共同爱好地朋友,天南海北,虽然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见面,但是那枚小小的邮票,会汇聚双方真挚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许多邮票公司前,都有许多“集邮“爱好者,自发地在公司大门前摆摊交换售卖邮票,而那时的邮票,放到现在更是被炒出了天价,2017年,在保利拍卖会上金猴邮票拍出了201万元的高价。

二八自行车

二八大杠自行车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不是现在,没有小轿车,没有高铁,那时候只有驴车,马车,牛车,自行车便是极为优质便利地交通工具和生活必需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著名的“四大件儿“——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农民的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在众多的 陪嫁品中,一辆漂亮的自行车总不会被遗忘。

二八大杠自行车结实耐用、是广大消费者心中自行车品类的首选,当时风靡全国名副其实的“断货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对于很多职工来说,省吃俭用大半年才能换得来一辆二八,骑上一辆二八自行车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

当时的自行车有好几个知名品牌,“永久“、”飞鸽“、”凤凰“等等,都是广受民众欢迎的品牌,八九十年代,中国就成了著名的 “自行车的王国”,北京城大道上,密密麻麻的自行车流,是独属于中国的靓丽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行车承载多少人的记忆,上班下班、上学下学……虽然现在自行车也是很多学生和环保人士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特别的,是老一辈人有他们自己“特殊“的上车方式,两手握把,一脚踩蹬,另一只脚连走几步顺势一迈,整个过程流畅又好看,有着那个年代的人们独有的干练又麻利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煤油灯

我们今天常用一个词来鼓励别人——“加油“,加油加的是什么油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煤油灯盛行的年代,加的就是煤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村里家家都是点煤油灯来照明,煤油灯光不亮,往往一个屋子,母亲坐在灯下做针线活,小孩子们在旁边做功课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节省煤油 ,总是把灯芯剪得很短 ,灯芯越短,光就越暗,灯芯越长,光就越亮,但是随之煤油也燃烧得更快,拮据点的家庭,舍不得点长芯子,长此以往,女人家总是埋着脑袋做针线,晚年颈椎和眼睛都不大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煤油灯也不像是我们通常看见的那样,圆乎乎的身体,玻璃的罩身,上面还有一个小提手,这是商店卖的灯才有的样子。普通人家又哪里舍得专门去商店买一个呢,一个药瓶、墨水瓶就足以自己做一个简陋般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灯、提灯、手电出来前,煤油灯是每个乡村家庭的必有物,在一盏盏煤油灯下,不知道多少寒门学子靠着它完成了学业,跃出了龙门,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

收音机

现在的我们,娱乐生活很丰富,看电视,玩手机,刷短视频……那么电视机出来之前,人们怎么消遣生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那个时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有很长的空闲时间,有空了,也就是邻里间唠唠家常,下下棋看看书。

但当收音机一出来,百姓的生活大有改变,收音机代表着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从前面看,机身有标着数字的图标,调台的旋钮可以转动,还有一个控制音量的旋钮,从后面的壳往里看,有二极管、三极管,还有电阻、电容、变压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自行车一样,这也是“四大件儿”之一,谁家要是能独立买得起一台收音机,那肯定会成村里稀罕物,所以,我们也经常在影视剧里看见这么一个场景,一大堆人,老人、孩子、妇女、男人都挤在一块儿,听着新闻,听着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喜欢听收音机放的评书节目,《三侠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转》……小孩子喜欢中阳光电视台放的《小喇叭》节目,可以听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大人做完农活,小孩下完课,都喜欢凑在一起收听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的收音机品牌也不多,但是个个都是“神仙打架”,什么红灯、凯哥、春雷、熊猫、海燕……一台小小的无线电机器,凝聚多少人的回忆,这是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难得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社会,发展太快,节奏太快,人们沉浸在快餐式的娱乐中,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更新换代,过去那些“苦中作乐”的岁月,好像已经被遗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只是“历史遗物”,它们是成为那个质朴年代的象征,也提醒着当代人,有“忆苦”才有“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