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2024年4月16日,又一位新冠防治功臣、医学泰斗离我们而去,年仅61岁。
据可靠消息报道,在2024年4月16日中午12时,我国又一位医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沈华浩教授离世,令人痛心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1月,沈华浩教授在广东梅县出生,家中父母都是医学工作者的他,很快就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走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
能力突出的他,在浙江大学毕业后,又于1993年到2001年期间,赴美留学深造,并在梅奥诊所、麦克玛斯特大学积极投身主攻的呼吸道疾病类研究工作。
扎实的学业功底,为他日后在专业领域独领风骚奠定了基础。
凡是伟人,大都有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特质,沈华浩教授也不例外。
2004年,正在工作的沈华浩教授接到了一个病人,这是一个16岁的小男孩,但是却骨瘦如柴,仅仅只有50多斤重。
这个小男孩就是钱江晚报所报道的怪病男孩,小永伟(兰永伟)。
这个16岁的孩子,自从2002年1月7日开始,就一直被不知名怪病折磨,胸闷、气喘让他需要整日不停地拍打脊背才能勉强有所缓解。
病魔更是折磨的他整夜难以入睡,正在长身体的小永伟很快就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一家人辗转各地,耗尽家财也没能把怪病治出个所以然来,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钱江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敏锐的记者谷伊宁见到这种情况,立刻组织牵线让这一家人受到了沈华浩教授团队的会诊。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小永伟的病情最终逐渐好转,慢慢康复,而小永伟的病症也引起了他们的重视,最后发现,这是一种非常隐匿的哮喘类疾病,并且附带着精神障碍。
沈华浩教授将其命名为“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这种全新哮喘类型的发现,为完善哮喘的临床分型和诊治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经此一役,沈华浩教授愈加名声远扬。
医者仁心这一特点,在沈教授身上也体现的尤为明显。
这种高尚的德行和使命感贯穿他的一生。
2003年,非典爆发,在抗击非典的工作中,他身先士卒,以第一批在非典定点医院参加现场救治的医学专家身份,积极投入到抗击的非典的艰苦工作当中。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有着非典抗击经验的沈教授深知这种疾病的传染危害,他提出疫情防控要减少出行,戴好口罩。
新冠战役正式打响后,他又再次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殚精竭虑的为疫情防控而四处奔走,和病毒赛跑,和时间赛跑。
在日常的工作中,沈教授也将自身高尚的行医品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门诊会接触到各色各样的病人,但他从来不会因为病人的身份不同而区别对待,贫穷也罢,富贵也罢,有权也罢,普通也罢,他都通通一视同仁,甚至常常会因为病人太多,而将午饭推迟到下午一两点才吃。
可惜,医者难自医,渡人难渡己。
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高尚医者却身患恶疾。
2016年9月底,沈教授被确诊为前列腺肿瘤,这样的恶疾,让沈教授苦不堪言。
他前后共接受了三次大型手术、8次化疗、3次放疗,还有许多次局部的有创介入治疗,可惜天妒英才,最终效果都并不理想。
但是,病魔并不能立刻击倒这个巨人。
治疗期间,虽然整个人憔悴不堪,但他还是坚持工作,将病房当成办公室。
特别是在接受了腰部手术之后,病痛的折磨让沈教授几乎不能坐起,他却仍旧凭借的自身强大的意志力,在护具的支撑下继续投身工作,为医学事业添砖加瓦。
这样的医者,怎能不令人动容?怎能不令人钦佩?
斯人虽已逝去,但是精神永存,并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行!
对于沈华浩教授,读者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沈华浩教授个人主页-浙江大学个人主页.浙江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场跨越19年的重逢:钱报牵线浙大二院救治的怪病男孩已成新潮小伙.钱江晚报
61岁浙大医学院原副院长沈华浩逝世,系我国呼吸病学学术带头人之一.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