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登山、徒步不是特别火么。

大家都说“人生是旷野”,一到周末就急不可耐想逃离城市。

北京有个登山社就是玩这个的。

不过它比较特别,主打全女团。

每次活动几十号人清一色都是姑娘,不带一个男的。

听起来还挺美好的?

万万没想到,前几天她们闹出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意外……

01

这个登山社,组织者全是女生,宗旨是女性自由和成长。

主打“每周一山”,在京郊野游爬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的女生交个一两百块钱活动费。

费用不贵,加入的人也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端午节那天,吓人的事来了。

她们组织去京西山区一个叫鳌鱼沟的地方徒步

老户外玩家说,这其实是条强度很低、非常成熟、徒步者众多的路线。

总共9公里,爬升部分400米,属于老少皆宜的“休闲游”。

所以“她的山”在组织公告里也说,小白可报。

上午11点出发,下午4点就能解散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轻松愉快,很多新手迅速被吸引。

50多个女生的团,很快就组成了。

有姑娘说这是自己人生第一次徒步。

上了大巴车,发现一大半人情况都跟她一样。

其实这也没啥。

但问题就是,组织团队的一系列骚操作,让这段旅途,彻底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开始一切顺利。

但走了四公里左右时,大家发现不对劲了。

路好像走偏了。

这个团有1个主领队,3个副领队。

走错了,其实是主领队带队时偏离了方向。

这时候问题也还不大,折返几百米就能回到原定路线上。

花一点点时间修正错误就行了。

但,这个领队的嘴,那是相当硬。

她打死也不肯承认自己迷路了。

还解(jiao)释(bian)说,原路线被冲垮了,自己这是新路线,更近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神奇的是,这3个副领队,也没一个搞得清状况。

她们都好像不清楚路,没做过功课。

主领队这么说了,就这么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领队之一回忆

大家被连蒙带骗跟着一直走啊走,越走越远,越走越累。

不是说“有腿就能走”的休闲路线吗?

怎么全是难走的河道石头路、悬崖山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专业驴友重走该路线

姑娘们心里发怵,不停询问领队。

得到的回复永远是,“还有两三公里就到了”“还有一两小时就结束了”……

纳闷为什么一直在爬升,一直在上坡。

得到的答案永远是,“这是捷径”“实际是在下坡”……

就这样活活走到了四五点,原定已经可以回家的时间,她们走得都不知道人在哪了。

这可是北京6月份的天,大下午的山里。

水也喝完了,食物也吃完了,人也透支了,手机是没信号的,对讲机是没电的。

这样下去还得了?

一看好多人都快不行了,领队的嘴才硬不下去了。

终于承认,已经走错6公里了,现在必须原路折返下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家要在断水断粮、马上天黑的情况下,再走10公里回去。

而且,要摸黑爬过那些好不容易爬过去的悬崖、好不容易挪过去的山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专业驴友重走该路线

但事到如今,再难大家也只能硬着头皮返回。

结果走到天黑,又突下暴雨,打雷闪电,河沟里的水也越来越急。

漆黑一片的山里,人影都看不见,偶尔被一道闪电照亮,这场面想想都能吓出一身汗。

人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太危险了。

好多人当场遗书都想好了,以为自己肯定就交代在这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幸,万幸,鳌鱼沟确实路线简单,还有其他驴友。

她们遇到了露营的两个大哥,给她们分了点吃的,指了路,还拿自己的啤酒给实在渴得不行的几个姑娘救了个急。

姑娘们自己也硬是支棱着意志力,互相加油打气。

屁股一点点挪过悬崖,连滚带爬全身湿透地走下来。

一直到半夜近11点,才从大山里走了出来。

一趟初级路线,变成了持续爬山12小时,断水断粮6小时。

想想太后怕了。

50多个姑娘,最终能一个不落地回家,都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命大。

03

因为领队不熟悉路,又糊弄人,才最终坑了一帮人。

回去的车上,几十个姑娘越想越怕,找主领队质问。

可人家倒不高兴了,大声嚷嚷,“我们也不是专业的”。

离谱不?不专业你还发起,还组织,还带队,还收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虽然这是一句甩锅,但她还真没骗人。

她们是真不专业。

首先,有专业驴友后来指出,她们的成团通告明显就是从其他大团抄的,可能自己都没仔细看。

提醒队员们带头灯,结果几个领队一个没带,下山时完全摸黑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她们当领队,自己都没走过这个线。

甚至懒得咨询一下专业徒步团队这条线近况咋样。

甚至没查一下天气,突发暴雨大家连雨衣都没有。

甚至甚至,组织活动,出了事连个应急方案都没有。

还有,很关键的。

50个人的团,一半以上是菜鸟,才配4个领队,根本就是不够的。

而且说句可能会被喷的实话,女生的体能和精力本身就没有男性旺盛,这么多人的团,如果实在不愿意有男性出现,那可能就要多配些女领队。

其中一个副领队事后说,主领队那个女生其实根本不具备户外资质。

这就更可怕了,同事都知道,却还放心让她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事情给好多姑娘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又累又怕,身体到极限,家人也都快急疯。

当然得让组织者给个说法。

姑娘们也只要求退还活动费用,已经是最大的体面了。

结果组织方,先是踢人、退群。

后来发文轻飘飘地道歉,莫名其妙站起性别立场、性少数群体立场。

好像责怪她一点,就是在妨碍女性争取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不忘阴阳几句那两个救命的露营老哥。

说人家是“喝过酒的陌生男驴友”。

你们没整出人命都得谢天谢地了,人家帮了你们,怎么还阴阳怪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事,我觉得最可怕的地方是:

本该讲是非对错的时候,有人非要扣帽子谈立场。

本该避免天灾的时候,有人非要差点酿成人祸。

04

好多网友说,都怪这群人自己“作”。

其实这种“作”,我们人类真不是第一次。

就在北京这女团遇险一个星期前,浙江台州石人峡里,就有两个被溪流冲走的驴友。

带队的男生,说起来也是颇有经验的徒步老鸟,经常溯溪、岩降、瀑降、岩壁探洞。

那天他带着队员在一处山涧拉起绳索横穿急流。

一开始轻松得不得了,毕竟在他的判断里,这是条难度只有两颗星的路线。

旁边一个老队员一边拉着绳子,一边还腾出一只手来抽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没想到,挪到溪流中央的女队员突然脚下一滑摔倒。

拽着他就一起跌到水流最急处。

他努力爬起来,试图拉起女生,可根本使不上劲。

很快,绳子断了,两人被冲得无影无踪。

等到两天后救援人员找到他们,早已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个经验丰富的驴友叹息,这悲剧根本就可以避免,只要照绳索正确用法,一头在上游一头在下游就行了。

但他们横拉的绳子,会经受水流巨大的冲击,超过膝盖20公分的水就跟一辆小汽车一样,冲击力太强。

可领队男生“身经百战”,会不懂吗?

一位他的朋友说,他不是不懂,而是他觉得自己能做到,就掉以轻心地以为别人也能做到。

还有那个在武功山去世的27岁女孩。

武功山,热门景区,人很多。

她和朋友们,就以为这没难度没风险,还觉得常规路线没意思,非要走野路“反穿”。

可她0户外经验,上来就敢挑战2000米海拔的山,还走的非规划的野线。

而且,身上没有专业设备,没有防滑防湿的鞋,没有速干防风的衣服。

而是直接穿了条裙子。

结果没想到降温、下雨,浑身湿透,迅速失温,人就这样没了。

气候无常的大山,会管你有多想追求刺激,会管你有多“勇敢”地冒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每当驴友遇到这样的悲剧,我们总会说他们遭遇了意外。

其实不是这样的。

溪水长流,你去或不去,它永远奔腾着。

大山常立,你爬或不爬,它永远巍峨着。

天上云卷云舒,气温有高有低,你在或不在,冷热雨雪永远交替着。

它们不是天灾,它们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那些吊儿郎当、无所畏惧、自以为老,网上查几个攻略看几条帖子就想着征服一座山、一条河的人,才是自己的人祸。

每年要有多少这样的事,才能教会我们人类:

永远要敬畏常识。

不要等到危险真的来了才想到考虑风险;

不要等到危急关头了才想到准备应急用品。

永远要敬畏专业。

你要登山就要准备专业的登山装备;

你要徒步就要学点专业的徒步知识;

你要没经验没把握就找专业的人陪同带队。

花钱总比送命好。

现在流行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好多博主的视频里,扬言自己“说走就走”,看了一眼美景,转身就奔进高山,跳进河流。

他们是耀眼的、恣意的,可他们也可能是误导的。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让我们以为自然只有只有风光和快乐,只要够勇,就能自由。

但事实从来都在告诉我们,你需要的不只是勇敢,更是常识、经验、专业能力、安全意识,以及一颗敬畏之心。

不要亲手把自己推进险境中。

一腔孤勇,有时候也等于无脑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