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如果后勤补给跟不上,前方将士们作战时很大可能会影响士气导致作战失败。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中,有好几位都是优秀的后勤工作者,正是他们的努力工作,解决了将士们的后顾之忧,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几位将军。

1、杨至成

开国上将中有“三杨”的说法,指的是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三位将军,他们三人是优秀的军事指挥者,与他们并列的另外一杨——杨至成将军,就是一位优秀的后勤工作者

杨至成将军是贵州三穗县人氏,黄埔五期毕业,毕业后曾在贺龙的第20军担任连政治指导员,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从此,杨至成将军开始了自己的后勤工作。

在井冈山,杨至成担任过反“围剿”作战中的留守处主任,负责伤病员的管理工作,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之后杨至成先后担任过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等职,建立了枪械、弹药、被服、纺织、鞋袜、卫生材料等20余个工厂,建立和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保障红军的物资供应,并创办了后勤学校。

长征到达陕北后,杨至成被任命为军委采办处主任和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至成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1938年底因病到苏联就医直到1946年才回到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至成

回国后杨志成被派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等职,他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提供了物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杨至成先后担任过华中军区和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67年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

2、周纯全

周纯全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一位优秀的将领,他是湖北红安人,1927年参加了黄麻起义,之后历任第4方面军10师政委,红4军、红31军政委,红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可以说早期的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

抗日战争时期,周纯全基本上一直都在大后方,抗战之初担任过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主任、政治部主任、分校政治部主任等职,1939年东渡黄河,前往晋东南和山东敌后办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纯全

抗战胜利后,周纯全被派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东线战勤司令部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二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部长等职,后兼中南地区支前司令员,保障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野战军南下等兵团作战后勤供给。

新中国成立后,周纯全还做过几年的后勤工作,韩先楚率领大军攻打海南岛时,周纯全负责海南岛战役的后勤工作。朝鲜战争时期,周纯全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勤指挥部指挥员、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为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回国后,周纯全担任过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等职,198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3、洪学智

洪学智也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一位优秀将领,他与周纯全差不多,早期也是偏向于政治工作,后来才干起后勤工作的。

洪学智是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商南起义后加入红军,鄂豫皖时期先后担任过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等职。红四方面军长征时,洪学智负责方面军的后方收容和筹措粮草等工作,他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头人积极开展统战工作,获得了少数民族兄弟的支持,解决了红军的粮草供应。

抗日战争时期,洪学智先后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任职,这一时期他基本上都是在前线领兵与日寇作战。解放战争时期,洪学智也到东北工作,他先后担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43军军长等职,为解放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学智

新中国成立后,洪学智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分管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领导志愿军后勤指战员浴血奋战,在没有制空权和频繁遭受洪水袭击的情况下,建立起了“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策划的“绞杀战”,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为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回国后,洪学智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为我军的后勤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他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份殊荣在全军是独一份。2006年洪学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4、李聚奎

李聚奎也是我军一位优秀的后勤工作者,不过在此之前,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工作者。

李聚奎是湖南安化人,1928年平江起义后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聚奎先后担任过支队长、团长、师长等职。长征路上,李聚奎担任红一师师长,担任全军的开路先锋,打了许多硬仗恶仗。1935年,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李聚奎被派到红四方面军担任红31军、红9军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李聚奎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基本上一直在前线与日军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聚奎

抗战胜利后,李聚奎也被派到东北工作,相继担任过西满军区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等职。为东北大军的后勤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聚奎先后担任过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1958年被补授为上将军衔。1995年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