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是欧洲传统年代划分的中世纪,这段时期还有一个别称,黑暗时代。西罗马帝国的权势日渐衰落,封建小国似满天繁星散落在欧洲大地,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帝国也还处于幼儿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冲进皇家森林去

中世纪早期,英格兰在盎格鲁-撒克逊各国王的统治下,森林尚还属于各个领主和他们的臣民。在酷爱打猎的征服者威廉的统治下,越来越多的森林被保护起来,到后来,直接颁布《森林法》禁止农民破坏森林。

在顶峰时期,英格兰的森林面积几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农民可耕种的土地产出的粮食远远不足以养活快速增长的人口,于是,在11世纪和12世纪,广袤的英格兰土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垦殖运动,万千被压迫的农民开始冲进皇家森林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维兰、维兰索克曼,这是中世纪英格兰农业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其中维兰与维兰索克曼的自由都受到领主的限制。在以农业为主的英格兰,这群人占据了大多数,因此,他们的社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趋势。

在十一到十二世纪,农奴制开始逐渐解体,而农奴要想脱离领主的束缚,最为可行的方式只有两个,去到新开垦的地区,或是奔向城市中。值的注意的是,这里的城市,与我们现在概念中的城市大为不同。

商品经济、市场、公众娱乐,很多我们认知中城市所具有的特点,在当时英格兰的城市都不具备。不列颠仍然是一片以农业为主的土地,所谓的城镇跟新开垦的耕地也并无太大区别,区分只在于两者后来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他能够到有特许状的市镇居住一年零一天,那他就获得了自由身份。”斯坦顿在《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社会》中如是说。通俗来讲,饱受领主压迫的农奴,只需要去新开垦的地区居住一年零一天,那他就可以摆脱束缚,成为自由的人。

而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简直像是黎明的曙光,开垦新的耕地就意味着获得自由的可能性加大,在对自由的渴求下,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投入到垦殖运动中去。

看到局势渐渐不受控制,领主们为了及时止损,最终选择向农奴收取一笔钱当作是将自由垦殖权让给农民的费用。修道院、自治团体也同时号召农民参加垦殖运动,于是乎,在农民高涨的热情和特权阶级的号召下,一场垦殖运动在不列颠岛势不可挡地进行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饥饿的力量

据记载,从1086年到1300年黑死病爆发前,英格兰的人口数量从一百多万增长到三百多万,人口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三倍人口的增长所导致的饥饿问题使得英格兰农民不得不另寻出路,这也是垦殖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论是一百多万,还是三百多万,现在来看似乎是个小数字,毕竟单单是超一线城市的人口便有五百万之多。但我们要知道,当时的英格兰并没有杂交水稻。

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看出生率与死亡率这两个指标,而据格雷姆·怀特在《中世纪的英国风景》中所提到的,“只有一半的新生儿能够成长到18岁, 只有10%的人活到了60岁。”由此可见,当时在医疗和卫生环境极为糟糕的英格兰,死亡率之高令人发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死亡率如此之高,人口数量的增长却为何如此之快?死亡率高,但出生率更加得高,在爆发黑死病之前,英格兰的人口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

除了高出生率,另一个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便是农耕技术的进步。从“三圃制”到“两圃制”,从人力深耕到重犁的广泛使用,上射式水车的使用,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但这种工具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

粮食俨然成了困扰英格兰农民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口的增长推动农民开垦新的荒地,而新开垦的荒地又为人口数量的增长提供了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垦殖运动的潮流也便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袤的土地

垦殖运动兴起最需要的条件自然是土地了。大不列颠算不上大,但未开垦的土地却大得令人吃惊。

“在整个英格兰北部, 人们都怀疑每平方英里的范围内是否有超过四个人”研究英国垦殖运动的霍斯金斯这样说,据记载,当时有五分之四的土地是未开垦的。虽然英国村庄很早便已经出现,但很多村庄早已灭亡,大部分地区仍处在自然状态下。

而诺曼的征服对英格兰的影响更是巨大,广袤的土地被闲置下来,英格兰农民的四周几乎都是可以垦殖的荒地。因此,英格兰的自然条件,为垦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的放松

监禁、残割、挖眼睛,这是威廉统治下对于侵占皇家森林的惩罚,严厉的惩罚手段使得很少有人敢挑战贵族的权威。但到了后期,严厉的惩罚使得农民与皇室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据记载,一大批年轻力壮的青年在罗金厄姆森林杀死三只鹿,并将一只鹿的头放在某块地中央的木桩上,以此来挑战皇室的权威。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了反抗皇室的斗争中去。垦殖运动的趋势变得不可阻挡起来。

眼见局势变得不可控制,掌握大权的理查德一世虽然同样酷爱打猎,但他不得不准备好向臣民们出售森林法的豁免权,以此来缓和皇室与农民的冲突,保证自己统治的稳固。一英亩小麦田一先令,一英亩燕麦田六便士,这是当时荒地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到了约翰统治时期,在欧洲战争中的失败导致大量英国领土被侵占,国内矛盾也愈加尖锐,一场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不久,贵族爆发叛乱,市民拥簇着贵族占领了伦敦,在情绪亢奋的市民中间,约翰被迫签下了《大宪章》,其中对森林法的规定又做了修改。

宪法中放松了对砍伐森林的惩罚,还为在森林中寻找食物和放牧的人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再到后来,对皇家森林政策的一步步放宽,垦殖运动也得以一步步走向高潮,而普通的王室通过与农民的交换,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因此,在特权阶层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垦殖运动浩浩荡荡地进行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暗时代的伟大事业

对自由的追求、人口的增长、广袤的土地、宽松的政策,这些都是英国垦殖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的重要原因。大不列颠的地貌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沼泽变成了良田,森林变成了沃土。

英格兰的垦殖运动是当时欧洲垦殖运动的缩影,经过了两个多世纪的垦殖,欧洲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片曾经因为政府被荒废的土地又重新被利用起来,大片的农田和城镇像雨后春笋般在欧洲大地中生长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洪水和沼泽泛滥的地区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在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中叶,西方的农民的确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这项事业证明他们的解放是正确的。”布瓦松纳这样称赞垦殖运动。

在科学文化都停滞了很长时间的中世纪,垦殖运动应当是黑暗中璀璨的明珠,是那个黑暗时代中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