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今年3月至5月,门急诊1.9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5%;住院患者1.22万人次,增长8%;手术患者1.8万人次,增长13.1%;三四级手术量4888台,增长24%。”近日,谈起搬迁新址后的变化,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执行院长刘厚宝报出了这一串数字。

今年2月26日,徐汇区中心医院从繁华的淮海中路搬迁至龙川北路新址试运行,成为周边5公里范围内惟一的三级医院。新院区占地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是老院区的5倍。搬迁后,医院就诊人数等指标持续 上升,住院天数和药占比等显著下降,更好发挥了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为居民健康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汇区中心医院新院区。徐汇区中心医院供图

据徐汇区卫健委副主任何悦介绍,通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徐汇区正不断加强市、区、社区三级医疗机构协同联动,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

目前,徐汇区目前拥有两家区域医疗中心——徐汇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以此为龙头,徐汇区着力打造区内医学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平台,赋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专家下沉社区,开展门诊、带教、查房等工作,为经家庭医生转诊的签约居民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

在做精做实诊疗服务,力争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上达到市级医院水准的同时,徐汇区重点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徐汇区中心医院已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国家卒中中心”“国家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市八医院通过“国家泛血管建设单位”审核,成为上海市心肺疾病与人工智能工程中心分中心,其急诊与危重症中心即将投用;大华医院加快向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徐汇区康复医院和妇幼医院预计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3年2月,徐汇区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二轮签约,医联体建设更加紧密,辐射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动区域医疗服务能级跃升。在徐汇区中心医院,一方面中山医院专家“沉下来”手术操作、授课教学、查房会诊、专家门诊,成立了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张旭院士工作站、周平红内镜工作站等,心血管等领域手术数量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本院医生“走出去”参与查房、门诊或手术学习、听课培训、学习进修,承担了区域医疗中心承上启下功能,接收中山医院的术后及稳定期病人的转诊,并落实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方面,组织医生下社区查房、门诊,安排社区医生来远进修。

徐汇区中心医院表示,在医联体新一轮建设周期,将围绕“一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全面对标中山医院,用好优势医疗资源,加强教育教学同质化管理, 推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中山医院专家在徐汇区中心医院开展诊疗活动。上图为肝肿瘤专家、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接诊患者;下图为心血管专家葛均波院士在手术带教。 徐汇区中心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