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如今16岁的小姑娘都在干什么呢?肯定都在学校里面读书,甚至有些还离不开父母的照顾。

而上个事迹,有一个16岁的姑娘成为全国的风云人物,21岁就任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45岁当选昔阳县副县长,她就是“铁姑娘”郭凤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凭借一己之力让大寨人民走向致富之路,并且他的大儿子还耗资3000万,为大寨人民修建寺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说农业学大寨?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它是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在之前所有人对于大寨的印象就是“穷山恶水”。

当地的人民每天都在为温饱问题担忧,也根本顾及不到别的,因为他们的农业非常的不发达,能种食物的土地,是东一块西一块,还都是在远山和沟边,导致他们的亩产不到200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形容的就是大寨,因为大寨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中有九年都是干旱的,严重的缺水。

只是缺水还好,但他们迎来雨季的时候,暴雨袭来、山洪暴发,不止是田地,村子也是成了一片汪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快到丰收的季节了,本来以为有一个好收成,但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来临,连续下七天七夜。

800多亩地颗粒无收,不仅如此部分田地和房屋也被洪水夷为平地,但是这次的山洪也将人民的思想冲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陈永贵站了出来,鼓励大家并且提出想要改变现状,这个时候才16岁的郭凤莲义无反顾的就加入到了这场“自救”的行列中。

她将自己的小姐妹组织起来,在灾难过后,他们也和男人一样,搬石头、扛沙包、挖水渠,而这样的女子军,也人称为“铁姑娘队”,郭凤莲表现突出,是队伍公认的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自救的道路无疑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是一场持久战,然而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下,他们却只能吃萝卜面条充饥。

很多人都有了想要放弃的念头,而郭凤莲却越来越有干劲,因为如果不尽快改变现状,大家就永远过不上好日子,萝卜面条之后也随伴随他们每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陈永贵和郭凤莲带着当地的人民开山凿坡、修造梯田,第二年真的就实现了大丰收,姑娘们也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们这一年的粮食收成,直接比之前增长了7倍,大寨人民终于能够不用再为吃喝发愁了,这样的事迹也是被刊登到了人民日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见了陈永贵和郭凤莲之后,留下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句话,全国也就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运动。

郭凤莲在这场自救行动中表现突出,她的名号也流传了出去,不仅赢得了村民们的一众好评,县城还一直流传着她的传说,也成为了山西省所有女性的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人民脱贫致富

陈永贵和郭凤莲因为在这场自救中贡献非常大,所以都被调职了。

而郭凤莲在离开大寨工作11年之后,再次被调回了这里成为大寨村第八任的党支部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人民如今能够吃饱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面的情况甚至还不如当年,明显就是别人眼中的“穷苦的偏远山村”。

当她看到如今存在的生活环境的时候,她心中有些酸涩,在那个时候,她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她既要让人民吃饱,也要让他们的生活都能富裕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陈永贵的墓碑前发誓,要重塑大寨新形象,让大寨之后能够重新回到全国农业的行列。

要想成功必须有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郭凤莲组织乡亲们出去参观学习,回来之后郭凤莲也是有了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大寨推进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也走农工商一体化的路,十年的时间,郭凤莲创办了大寨村经济发展公司,带领自己的团队引进人才、项目、资金,调整产业结构,办厂、开设酒店等。

大寨的发展像是坐上了飞机一样,不断的发展,人民也开始逐渐富裕起来了,十年大寨村生产总值,从3000多万增加到了1亿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郭凤莲早已经从当初的“铁姑娘”变成了“铁奶奶”,可看到如今大寨的人民都住上了超过一百平的房子,孩子能得到免费的教育,老人每月都能领到钱,郭凤莲非常的开心。

郭凤莲和大寨也成为一个传奇,从1997年开始,大寨就一直是昔阳县“纳税第一村”,一直到2014年,累计向国家纳税500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凤莲儿子建造寺庙惹争议

2007年的佛诞日,大寨隆重的举办了一场开光仪式,这场仪式有很多名山寺庙的高僧都不远万里前来,甚至还有省、市、县的领导都前来参加。

这其实只是一个寺庙“普乐寺”的“开幕式”,而这个寺庙则是郭凤莲的大儿子贾小军投资三百万建造的,一整个工程下来也在一个亿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耗巨资建造一个这样的寺庙却有些让人看不懂了,这与带领人民走向走向富裕的道路没有关系,而当地的居民也很少信佛。

其实这个这个寺庙之前就是存在的,只是非常小,而且非常破败,几乎没有香火,因为更信任带领他们走向更好生活的陈永贵和郭凤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修建这个寺庙的时候,很多人都质疑,这是一种浪费的行为,然而在开光仪式上,郭凤莲确实这是一件非常大的好事。

为何这样说呢,其实大家看一下,旅游真的是大势所趋,如今一到节假日,各大景区真的而是人满为患,有些景区甚至都开始实施限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寨只有些人文和景色能够吸引人前来,但是到了当地并没有什么能够体验和游玩的,而这个寺庙,也是有一个关于远古时期的传说,更加的吸引人。

而这个寺庙如今的发展也是印证了郭凤莲的话,对于大寨来说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凤莲的家庭

郭凤莲的老公贾富元也是大寨人,他们有两个儿子,老大就是建造寺庙的贾小军,老二是贾晓峰,两人在郭凤莲的教育下都成为了非常优秀的人。

当时出资建造寺庙的贾小军才不到40岁,然而他的身价就能上亿,对此也没有人质疑过他的钱是哪里来的,因为当地人民对他们一家是绝对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他们一家人从开不动大寨的钱和产,郭凤莲从小就一直教育她的孩子们,做人不能忘本,她给家人定了一个规矩,出门在外外,不能说自己是郭凤莲的家人。

郭凤莲的孩子也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见识,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时候贾小军只是跟着郭凤莲,后来就管理一些郭凤莲公司所属的旅游、宾馆的总经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后来他逐渐拥有了自己的企业,这些企业对于大寨促进的经济也是非常的重要,比如说贾小军的核桃油企业,不仅能够将大寨的核桃消耗,甚至全县的都可以消耗。

而郭凤莲的小儿子贾晓峰也是一位亿万富豪,最初的时候,他也是在大寨的企业里工作,工作能力也是非常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发家是由运输车队开始的,一般都是拉煤矿,成功之后他的经营范围也是开始逐渐的增大,之后大寨的旅游业发展的非常好,为了给大寨加点力,他又开始做酒店生意。

郭凤莲现在在干什么?

如今郭凤莲已经76岁了,然而为了家乡的事业,她还是没有退休,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5号上午,郭凤莲第37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她整个个人的状态都非常好,在会上发言也是非常的铿锵有力。

她这么多年每次参加会议,她都是带着老百姓的心声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科技在不断的进步,但是郭凤莲还是习惯手写发言和建议,三年一本,而这样的本子已经写满了十多个,郭凤莲称这些本子为自己的“答卷”。

结语

大寨从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发展到如今,都是郭凤莲用自己的心血促成的,陈永贵带领大寨人民填饱肚子,郭凤莲带领人民走向致富之路。

如今郭凤莲也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相信之后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是会一直传承下去。

郭凤莲这一生都在为家乡发展和建设做贡献,并且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的好,如今两个孩子事业有成,也都在帮助郭凤莲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参考资料

农业学大寨百度百科

山西新闻联播 【2024年3月11日】 《[山西新闻联播]郭风莲:一定要把老百姓心声带到两会》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2007年11月14日】 《大寨修了一座庙》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2021年6月21日】 《第96集|今天为你讲述巾帼英雄郭凤莲的故事》

中国人大新闻 【2014年2月8日】 《昔日“铁姑娘”郭凤莲:我一家与大寨永远骨肉相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