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本文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吸气回声,病程可迁延3月或数月,因此有“百日咳”的说法。自1974年全球实施百日咳免疫规划以来,百日咳疫苗在全球大部分地区接种,全球百日咳的发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但是近年来,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百日咳重现”的浪潮,尤其在1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在小月龄儿童(6个月以下)当中高发,严重威胁了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会逐年递增?如何应对儿童疫情不断升高的挑战?未来百日咳治疗和预防应如何发展?本文对近年来百日咳病理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的认识、百日咳的治疗和预防指导原则的进展进行了讲解。

病理机制

百日咳杆菌含有许多具有抗原或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百日咳毒素(PT)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关键因素,为百日咳杆菌所特有的,百日咳毒素(PT)导致未免疫人群中百日咳杆菌感染中的淋巴细胞增多。

流行病学

感染和疾病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在发生和复发。美国2010年的数据显示,病例的年龄比例如下:1岁以下的占15%;1~6岁的占22%;7~10岁的占18%;10~19岁的占20%;20岁以上的占25%。百日咳在青少年和成人中较为常见,其是未免疫或部分免疫儿童的百日咳杆菌感染的重要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日咳的临床特点

百日咳的典型表现主要见于未接受免疫的儿童,在青少年和成人较少见,典型的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卡他期、阵发期和恢复期。

百日咳的病程一般为6~12周,但有时更长。卡他期主要表现为感冒样症状,一般持续1~2周,可见轻度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等症状。卡他期呼吸道分泌物最具传染性,但在咳嗽发作后的前3周传性最强。在早期阶段,人们通常不怀疑百日咳。接着是咳嗽加重,痉咳期开始,痉咳期通常持续2~6周。痉咳期以痉挛性咳嗽为主,一般咳出的痰为黏液性痰,无脓性痰。阵发性咳嗽是指在一次呼气过程中反复出现5~10次或更多的剧烈咳嗽,然后突然吸气,导致特征性的叫声,咳后可有呕吐。

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通常会增加,尤其是在夜间。恢复期通常持续1~12周,其特点是咳嗽、呕吐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降低。

治疗

抗生素的作用主要通过清除粘附于鼻咽部的百日咳杆菌,缩短感染期,从而降低对易感个体的二次传播风险,使用推荐的抗菌药物治疗百日咳可改善病情,但并不影响百日咳的临床进程,即使在发作期之前使用,它也只是减少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目前,大环内酯类是治疗百日咳的首选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儿童红霉素治疗剂量为40~50mg·(kg·d)-1,6h/次,连续14天。加拿大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7天的红霉素疗程与14天的疗程具有同样的效果。由于红霉素存在不良反应,一些专家推荐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新生儿,剂量为10 mg·kg-1,持续5天。虽然阿奇霉素也会导致类似的不良反应,但其风险明显低于红霉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防

01

儿童接种疫苗预防

目前,接种百日咳疫苗仍是预防和控制百日咳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它使百日咳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大幅下降。目前有两种百日咳疫苗在广泛使用:全细胞疫苗(Whole-cellpertussis vaccine,wP)和脱细胞疫苗Acellularpertussis vaccine,aP)。这两种疫苗有其优缺点:wP疫苗不良反应多,但是其效力较aP长,而aP疫苗减少了wP的不良反应,但是其免疫的持久性较短,而且aP疫苗的制造要求高,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发达国家使用比较多的是aP疫苗,目前我国使用比较广的仍是wP疫苗。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DPT免疫程序为3、4、5月龄基础免疫3剂,18~24月龄加强免疫1剂,共接种4剂百日咳疫苗。随着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婴幼儿百日咳发病率大幅下降,但是由于aP疫苗的效力持久性不够强,儿童和青少年百日咳患者有增多的迹象,针对这种情况,目前世界各国对原有的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纷纷进行了修订,建议把青少年被列为加强免疫对象。我国计划免疫对于的百日咳的控制和预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

百日咳疾病的主要传播源是青少年和成人,但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幼儿。大多数严重的百日咳病例、住院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多发生在2个月以下的婴儿身上(在接受初次免疫之前),根据流行病学监测数据,70%的百日咳病例是由家庭接触引起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建议对青少年和成人接种疫苗(或加强疫苗),以预防百日咳传播在婴幼儿的传播。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作者介绍

常颖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

简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一直从事儿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特色为儿童血液病的综合防治。

擅长: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小儿血液病的诊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