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拍摄的 RCW 7 图像显示,位于 Puppis 星座的大质量原恒星将分子云转化为发光的 H II 区域,展示了恒星的诞生和演化。这幅令人惊叹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图像的焦点是星际气体和尘埃的集合体,极具视觉冲击力。这个星云被命名为 RCW 7,位于距离地球 5300 多光年远的船尾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 RCW 7 星云展示了分子云向 H II 区域的转变过程,其标志是大质量原恒星的出现。这些恒星发出的紫外线和恒星风塑造了星云,哈勃用近红外线捕捉到了这一过程,揭示了恒星的生命周期及其对周围云的影响。图片来源:欧空局/哈勃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J. Tan(查尔默斯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

星云是充满形成新恒星所需原材料的空间区域。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这些分子云的一部分会发生坍缩,直到凝聚成原生恒星,周围是由剩余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旋转圆盘。就 RCW 7 而言,在这里形成的原恒星质量特别大,会释放出强烈的电离辐射和猛烈的恒星风,将其转化为所谓的 H II 区域。

H II 区域充满了氢离子--H I 指的是正常的氢原子,H II 指的是失去电子的氢。来自大质量原恒星的紫外线辐射激发了氢,使其发光,从而使这个星云发出柔和的粉红色光芒。

在这里,哈勃正在研究一颗名为 IRAS 07299-1651 的特殊大质量原恒星双星,它仍处于星云顶部卷曲云层中的发光气体茧中。为了曝光这颗恒星和它的兄弟姐妹们,这张照片是用广角相机 3 (WFC3) 以近红外光拍摄的。

这里的大质量原恒星在紫外线下是最亮的,但它们会发出大量的红外线,这些红外线可以穿过它们周围的大部分气体和尘埃,被哈勃看到。这张图片中许多其他看起来更大的恒星并不是星云的一部分,它们位于星云和太阳系之间。

H II 区域的形成标志着分子云终结的开始。在短短的几百万年里,来自大质量恒星的辐射和风会逐渐驱散气体--当质量最大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情况会更加严重。在这个星云中,只有一小部分气体会融入新的恒星,其余的则会散布到整个星系中,最终形成新的分子云。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