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的太原没有City Walk ?

太原的老街是珍贵的。每一条老街都是历史的见证,是像我们这样普通人日复一日的生活沉淀,是最鲜活的博物馆。太原的老街又是活着的。也许你对太原有着太多的误解,只觉得山西博物院和晋祠值得一逛,那绝对是错误的!在街道上漫步,遥望散落的人群,都有着不慌不忙的定力,这样烟火气中的太原,你又怎能错过?

在太原一样可以放慢脚步,慢慢细品城市味道,这座城可有太多可逛的地方啦,慢一点花一天时间,沿着路线穿梭在太原老城区,探访真实、包容、历史悠久的太原。看人文、看古老、看烟火气 、看回忆,捡起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爱这种有小滋味的市井吧!

小编有话说:如果你有两天时间 ,一天可以重点打卡晋祠和省博(山西博物院→晋祠→天龙山石窟→太原古县城),另一天则可以按下面的路线来一次太原的City Walk!干货满满(提前剧透一下,最后一站能看到太原最美的落日),我们开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商博物院)

第一站:晋商博物院(督军府旧址)

晋商博物院以督军府旧址为依托,修缮恢复了明清府衙及阎锡山督军府的遗址建筑,重新打造了园林景观,设置了晋商文化主题展厅,将晋商博物院建设成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于一体的人文历史性质的博物院。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画,描绘了晋商发展的辉煌历程。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让你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时代。接着各个展厅,了解了晋商的起源、发展、繁荣以及衰落的过程。在每个展厅里,都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和精美的文物展示,让你对晋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博物馆的一角,有一片专门介绍经商之道的区域。这里详细阐述了晋商在经营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如诚信为本、创新发展、团结协作等。这些经营智慧不仅仅适用于古代商业,对于现代企业家来说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路线指南:从晋商博物院正门(南门)出来,向南穿过马路,进入食品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银行旧址)

第二站:山西银行旧址

从晋商博物院出来,步行10分钟(约450米),发现一座充满民国风的欧式建筑,这便是是山西省银行旧址。旧址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立面为西方古典式,由台基、墙身及顶部三段组成,建筑中部设4根奥尼克柱,两端为砖石结构形式,墙角各设一阳台。旧址为太原市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时期欧式建筑之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研究近代金融发展及民国时期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路线指南:沿鼓楼街,继续向前(东)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唱经楼)

第三站:唱经楼

步行2分钟(约150米)就抵达太原唱经楼路,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唱经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清代增建春秋楼。现存唱经楼和主殿为明代建筑,春秋楼和通廊为清代建筑,“唱经楼”匾额题字为傅山先生所书。

唱经楼是明清时期乡试中宣唱“五经魁首” 的地方,是科举文化遗存中为数不多的宣唱之所。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就是以“副榜贡生”的身份从这座唱经楼下走出,进入官场。太原唱经楼经历代多次修缮,得以完整保留,唱经楼的保留对于了解古代科考制度和宣扬中华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路线指南:此时你可选择原路返回走食品街,或者向南直接进入钟楼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钟楼街)

第四站:钟楼街

钟楼街是一条千年古街,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民国。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民国建筑,许多老字号都是历经了百年的历史。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又充满民国风情。600米的街道,穿越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朝代更迭,也见证了晋商文化的繁荣。

钟楼街上的古建筑,每一砖每一瓦都蕴含着历史的沉淀,让人不禁感叹古人智慧的结晶。道不尽的是历史商脉,穿梭其中,仿佛走到了古代。诉不完的是老城记忆,钟楼街留下了老城的烟火气息,也记录了你我的生活印记。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地道的老城小吃,感受老城的独特韵味,体验一段别样的时光旅程。

路线指南:钟楼街为东西走向,一直向东走,沿着桥头街进入文瀛公园(北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瀛公园)

第五站:文瀛公园

从钟楼街柳巷路口,步行5分钟(约350米),就看到文瀛公园的北门了(我还是习惯叫儿童公园)。这是太原历史上最早的公园,距今600多年历史了。始建于明、清时期,有万字楼、孙中山纪念馆、状元桥、琉璃塔、贡院(中共太原支部旧址暨彭真生平纪念馆)、《崇德庐贴》、半壁长廊等古迹文物;有荷花池、亲水平台、九曲桥、湖畔假山、明清人物雕塑、临风塘、各式廊亭等园林景观。

万字楼是山西督军阎锡山为纪念其父所建。该楼造型独特,从高空俯视,其建筑格局呈“卍”字形,时人称之为万字楼。清代琉璃塔,塔身全部用翠绿色琉璃瓦贴面,玲珑精致。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先生一生中唯一一次来太原。他当年的演说处如今已经被改建为孙中山纪念馆。

彭真纪念馆,原是清朝山西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始建于明,清在贡院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民国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高君宇、贺昌、彭真等都在这里就读并从事革命活动。2003年3月,被辟为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并成立纪念馆。

路线指南:穿过文瀛公园,从东门出来,向右(南)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饭店)

第六站:山西饭店

步行3分钟(约200米),就看到山西饭店了,这里原为明清贡院旧址,后阎锡山在此修建“自省堂”,近100多年这里成为了山西最高规格的“客厅”,不少中外名人到太原都下榻在这里,很多本地人也会选在这里招待外省客人。

路线指南:沿海子边东街继续向南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纯阳宫)

第七站:纯阳宫(山西古建筑博物馆)

步行5分钟(约350米),,五一广场的西北角,有一座国宝级的博物馆,这就是始建于宋朝,原为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观,纯阳宫。如今亦是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山西古建筑博物馆。

行走在这样的宫观之中,五进院落布局,珍贵文物众多,馆内古木参天,牌坊矗立,宫殿不大,但创造神话,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斜阳金辉,朱门青瓦。喜欢古建文物的可以逛很久……

这里有很多南北朝时期佛道教造像,神态超然,线条明朗,千五百年,历久弥新。珍贵的汉代造像石,有的被盗,有的流失海外,纯阳宫展出了仅剩的汉代造像石,极为珍贵。在我国首批一级文物中,有64件禁止出境展览,4件在山西,其中2件在太原纯阳宫,这就是武则天称帝时期的《涅槃变相碑》,及唐代的《常阳天尊相》!

路线指南:纯阳宫出来,进入五一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义门)

第八站:首义门(五一广场)

首义门就到了,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源自承恩门,是明初为扩太原城时修筑的两座南门之一,辛亥革命胜利后,承恩门改名为首义门。解放战争期间,首义门在炮火中受到损伤,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拆除,原址改造成为五一广场。太原市政府2020年开始对五一广场进行了整体修缮改造,首义门作为标志性历史建筑得以复建。

明代的太原城,从宋代的十里变成了二十四里,城门由原来的四座变成了八座。这八座城门中,太平门正对着晋王府的大门南华门。随着明王朝统治的日益巩固,四海升平,八方宁静,太平门迎来了第一次更名。在这次修葺中,当时的朝天门改成了迎泽门,太平门改成了承恩门。这两个词来自中国一句古语,叫“承迎恩泽”,在当时太原城的八座城门中,规格最高的是承恩门,是专门给晋王府出入使用的。

路线指南:出五一广场,向东北角,进入侯家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大学堂旧址)

第九站:山西大学堂旧址

步行5分钟(约350米)就到山西大学堂旧址了,这里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新型大学之一,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当时,他们和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是我国比较早的三座新式大学。这里是英国新都铎风格建筑,由英国人李提摩太利用“庚款”兴建。其灰白相间的墙体,非常有气势。现在是太原师范附属附属中学的所在地,在门口拍照留念。

路线指南:沿着侯家巷向东,文津巷向北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文庙)

第十站:太原文庙(山西考古博物馆)

步行6分钟(约400米)太原文庙就到了,这是我国存量很少的省府文庙之一,其严格按照孔庙制度修建,基本保留了原有格局,自南往北依次为照壁、六角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善祠等,沿中轴线形成四进院落布局,主要供奉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和后人,以及历代文学名人和贤达。

路线指南:出门向北走,进入狄梁公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狄梁公街)

第十一站:狄梁公街

狄梁公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道路不算宽,也不算长,南起上官巷,北至上马街。狄梁公街得名于唐代名将狄仁杰,是唯一一条以人名命名的街道。这条街两侧是红色的砖墙以及高大的槐树,阳光将斑驳的树影投在红墙上,仿佛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到了夏季枝繁叶茂时,顶端的树枝相连,给道路上遮出一片阴凉。可能是离着崇善寺(路中段向东)很近的缘故,这条街始终给我一种庄严、古朴、宁静的感觉。人少,车少,树木葱茏,红墙灰瓦,狄梁公街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太原最美的街巷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善寺

第十二站:崇善寺

崇善寺位于狄梁公街路中段向东,掩映在长长的红墙里。崇善寺始建于唐代,初名白马寺,宋、元均称延寿寺。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三子朱棡为纪念其母,在延寿寺的基础上动工扩建,历时八年方告竣工。建成后,晋王赐额“崇善禅寺”。

明代的崇善寺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修建,成为当时最宏伟的佛教建筑群。清同治三年,寺院失火,崇善寺的主要建筑连同朱氏王朝祖庙金灵殿都付之一炬,只剩大悲殿独独矗立。大悲殿坐北朝南,巍峨雄壮屹立在宽阔的月台上,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顶为重檐歇山式顶,黄绿琉璃瓦覆盖。

大悲殿中央供奉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菩萨,观音的左手侧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右手侧为普贤菩萨。大悲殿三尊立像背后均有直径达6m的千手或佛光,总宽度超过18m。 千手千眼形制具有藏密造像特色,尤其是主尊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其中骷髅杖、宝剑、钺斧、宝弓等武器看起来尤其骇人,极具藏密特色。

路线指南:出门向北走,进入上马街(如果皇庙开放,这里也不应该错过),打出租车(或网约车)前往下一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齐壁画博物馆)

第十三站:北齐壁画博物馆(超级难约,一定要提前约)

打车约15-20分钟(约7公里)抵达北齐壁画博物馆,这是依托于北齐徐显秀墓原址而建立的国内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包含徐显秀墓,娄睿墓,九原岗,水泉梁墓壁画。

博物馆分为“别都华彩”“一眼千年”“简易标美”三个展厅,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为基础,汇聚了太原娄睿墓、忻州九原岗墓、朔州水泉梁墓出土的北朝时期墓葬壁画,将当时鲜衣怒马的多民族多文化早期碰撞娓娓道来,是研究草原历史文化不可替代的瑰宝。

路线指南:出门打出租车(或网约车)前往下一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塔寺)

最后一站:永祚寺(双塔寺

在太原市区有一处现仍可登顶的塔,那就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永祚寺砖塔。这也是今天的最后一站,永祚寺现在以“双塔寺”被大家熟知,寺内有两座八角十三层砖塔,高54.7米。我更喜欢“永祚寺”这个名称,“永祚”出自《诗经》,有“永远传流,万世不竭”之意。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最后一站是这里?钟楼街的夜景不是更美吗?我想说步行街的夜景哪里都能看到,但是双塔下的夕阳,不是哪里都能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问你美不美)

路线指南:双塔寺北门距离景区最近(所以打车一定到这里,打车约10-15分钟,约5公里),穿过一个超级大的广场拾阶而上便是检票口。景区五点半关门,按行程规划在这之前应该可以到。

结束语

在众多的省会中,很多朋友跟我说它看起来有点土,似乎不配省会这个名号。但在我看来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只有现代化的建筑,反倒是那种深厚底蕴保留下来的古朴气息,才是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地方。

太原这座古城历史悠久,它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古称晋阳,也是北方著名的文化重镇,对了它还是晋商都会。可能这些词汇听起来有些书面语,但只要你来太原走走你一定会感受到的这个大气之美。

怎么样,这样的太原你会喜欢吗?也许只有这样的City walk,你才知道了柳巷不是巷,是一条可以堵车的大路,而东西走向的叫街,南北走向的叫路,东西街,南北路,你们记住了吗?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