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愚园路上的观池美好生活空间正式启幕。该空间集积极心理学、前沿科学技术、数字互动体验和游戏娱乐形式于一体,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数字互动体验空间,也是全国首个全面采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的心理学科普空间场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观池美好生活空间在区科协的指导下,由观池科技、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建设艺术研究所联合打造。空间应用人脸识别、表情捕捉、生物感应、XR等人工智能技术,从“笑、动、说、悟、观”等维度,让参与者在多感官的游戏互动中体验积极心理的能量,提升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好的知识”体验区,参与者们通过微信扫码进入“地贴游戏”,在AR增强现实技术的支持下,展开了一段心理学互动体验。大家在游戏“旅程”中不仅可以测试美好生活指数,还能深入了解蓬勃人生PERMA模型、快乐与幸福的多元要素,全面了解与美好生活相关的各类知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镜子面前微笑,花朵将随你的笑容一起绽放......“越笑越美”体验区借助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参与者可以透过镜子的反射感受动态画面的“苏醒”。笑得越灿烂,画面中的花朵就会越受“感染”,绽放得更为绚烂。如果多个朋友共同参与,花朵将根据人数和笑容的深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家可以从中感受到笑容带来的奇妙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4项优势品格测试区”,参与者通过互动剧情类AIGC游戏测试,可以找到自己性格中的闪光点。游戏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主题设置,分为丛林探险、校园故事、职场轶事、宫廷“穿越”等,增强了参与者的代入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着喇叭轻轻吹气,你的“心声”通过装置管道传递,被释放到屏幕画面中,呈现出了“开心就好,别想太多”的可视字样……在“美好不费吹灰之力”体验区,参与者可以唤起对积极表达的渴望,享受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而在“拼贴花园”区,大家可以跟随当下的感受,在互动屏幕上快速选择图像元素,将自我能量融入创作中,完成一幅揭示未来启示的专属拼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知的我”体验区结合AIGC与人脸识别技术,根据参与者的个人特质创造一系列未知而美妙的形象,让大家以微笑面对生活,用崭新的视角审视自我,探索自我潜能的边界,更自信自主地掌握生活的航向;“数字冥想”体验区则在冥想疗愈的基础上融入先进科技,让观众可以“坐下来,放空”“抬起头,遇见”“走进去,怒放”,在沉浸式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全身心的放松。

空间启幕仪式上,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强荧表示,“空间通过科技、艺术、科普相融合的创新模式,用市民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助力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助力打造市民群众的社区会客厅,进一步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彭凯平教授作为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他认为,“观池美好生活空间可以激发大家的欣赏之心、爱美之心、创造之心和想象之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关系、社会发展都特别有意义。”

“观池美好生活空间将艺术创作和前沿科技充分融合,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内核,运用现代展陈手法和技术,让体验者在每个环节都能感受美好、愉悦和快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建设艺术研究所所长吴诗中教授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愚见观池相关负责人在启幕仪式上进行了项目汇报,并表示,“希望观众在空间内沉浸式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同时,能进一步放松身心、调节自我,拥有积极的生活。”

近年来,长宁区全面开展“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陆续打造了观池美好生活空间、生境花园、综合养老服务空间等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配套空间,推动构建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叠加的发展新格局。

副区长陈颖出席启幕仪式。

观池美好生活空间

地址:愚园路1088弄48号3幢101室

时间:周一至周日 10:00—18: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图片来源于愚见观池

撰稿/摄影:李妍蕾

编辑:毕扬静、胡艺馨(实习)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