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4(重庆站)暨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劈裂治疗新进展论坛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圆满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底疾病作为最主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在我国有超过4000万患者人群,其中,糖尿病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主要的眼底疾病类型,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眼部健康。《“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2-2025)》已经正式将眼底病新增为重要防治病种,并明确提出要关注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旨在降低疾病负担和致盲率。

爱尔眼科重庆特区副总院长王一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他表示,本次论坛聚焦学术热点及前沿,共享眼底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携手推动重庆市眼科学领域学科建设,促进眼科相关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延,搭建眼底病领域专家之间的沟通桥梁,不断提高眼科医生的临床水平与科研能力,帮助到更多的眼底病患者,为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贡献行业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王一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群英荟萃,共谋眼底病未来发展

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近20位知名眼底病专家以及100名来自重庆地区基层医院的骨干医师。会议涉及专题讲座、病例讨论、手术视频、前沿技术分享等方面,包括《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病理性近视后极部病变的解析》《浅谈FCB治疗视网膜脱离》《FCVB及FCB应用分享》等,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见解独到、内容前瞻,吸引了众多与会代表聆听学习,尽情享受学术的饕餮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希瑗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黄芳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蒋炎云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彦来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中山眼科中心高前应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省人民医院乔利峰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丹宁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犹爱林教授/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此次大会同步开启线上直播,干货不断,内容丰富,为广大眼科同道呈现了一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宴。

赋能基层,启动“王一眼底远程阅片工作室”

面对很多致盲性眼底疾病,眼底拍照、眼底阅片是临床诊疗的基础程序。然而,我国眼科医生缺乏,眼底病医生更是紧缺,区县及偏远乡镇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是当前面临的现实困难。基于此,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成立了“王一眼底远程阅片工作室”,并在此次大会上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一眼底远程阅片工作室正式启动/图源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副主任犹爱林教授介绍,“王一眼底远程阅片工作室”成立后,将以王一院长为核心,召集爱尔眼科眼底病学组医生参与远程阅片,赋能基层医院,并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服务广大患者。同时,将积极探索远程会诊流程,满足区县及偏远地区眼底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此外,还将采取全方位的患者管理服务,从健康教育开始,为患者建立详尽的AI眼底档案,实施动态跟踪,及时提供复查提示、并预约复诊,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

针对基层医生,“王一眼底远程阅片工作室”也计划开展线上线下基层医生培训班、学术会等形式,提升基层医生在眼底病方向的诊疗能力。

聚焦新技术,探讨治疗新进展

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劈裂仅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然而,鉴于手术路径窄、空间小、操作复杂、视网膜组织脆弱等情况,新技术的应用及临床实践是提高诊疗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在该方向的交流,参会专家聚焦新技术应用,临床经验交流,案例的剖析分享,促进了对新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

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大眼科同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的平台,还对进一步提升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王一教授表示,今后,医院将推陈出新,为眼科同行搭建更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丰富、拓宽医疗团队的学术水平,造福广大眼底病患者。(资讯)

(文/刘锐)